【铜仁市第四批市管专家】杨通文:潜心耕耘育桃李 矢志创新铸师魂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本地新闻

【铜仁市第四批市管专家】杨通文:潜心耕耘育桃李 矢志创新铸师魂

2025-06-26 22:12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认真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呈现铜仁市第四批市管专家在推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和“六大生态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鲜活生动事迹,激励更多人才以匠心守初心,以实干创实绩,奋力开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未来。微铜仁特别开设【铜仁市第四批市管专家】宣传专栏,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印江自治县新寨镇完全小学教师——杨通文。

【铜仁市第四批市管专家】

杨通文:潜心耕耘育桃李  矢志创新铸师魂

12

杨通文,印江自治县新寨镇完全小学数学正高级教师、贵州省“黔灵名师”、铜仁市第四批市管专家、铜仁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国数学会“怀新奖”获得者。他扎根乡村教育24载,以“立德树人”为使命,秉持“以学促教、以爱育人”理念,将小学教学升华为启迪智慧的艺术,用责任与创新点亮乡村教育的希望之光。

扎根乡土守初心,躬身力行担使命

从教以来,他始终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将课堂视为生命成长的沃土。面对山区教育资源匮乏的挑战,他提出“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的工作信条,以超常的投入优化教学管理,潜心研究乡村儿童认知规律。他倡导“学习体验”教育模式,通过小方格纸笔算训练、数学错题故事写作等创新实践,帮助学生在明算理、悟方法中夯实基础,累计辅导学生发表数学小论文21篇,跨学科调查报告获省级一等奖24人次。其主编的《小学数学学习体验与反思性教学实践》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范本。

以研促教强根基,知行合一创特色

他深谙“教师好学,学生向上”之道,构建“五项修炼”成长体系,每日观摩名师课例、精读期刊文章、撰写教学反思,每月提炼经验文章,每年发表4篇以上学术论文。依托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三教”理论,他提出“引导儿童在‘学习体验’中成长”的教学主张,开发出“三阶四维”课堂模式,低年级重体验,借助小方格纸规范书写,强化数位对齐与运算逻辑;中年级强表达,鼓励学生以绘画、写作记录学习过程,生成个性化课程资源;高年级促思辨,师生共做数学作业、共析错题故事,培养批判性思维与抗挫能力。

平台赋能育英才,辐射引领树标杆

作为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他搭建“研训一体”成长平台,为乡村教师提供课例研讨、课题申报等系统性支持,培养骨干教师百余人。以印江教育改革项目“集团化办学”为契机,积极参与城乡学校交流帮扶,将“学习体验”模式推广至10余所乡村小学。先后获聘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专家委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专家,多次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分享经验,成为乡村教育改革的“领航者”。

荣誉满载献赤诚,情怀深种映丹心

24年深耕,他用匠心与情怀赢得广泛认可,先后获评“贵州省乡村教育家培养对象”“县管专家”“中国数学会怀新奖”,教研成果获贵州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5项省级课题结题,41篇论文发表于《中小学数学》《中国民族教育》等核心期刊。面对荣誉,他始终谦逊:“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艺术,唯有以终身学习之姿,方能托起乡村孩子的未来。”

从课堂到田野,从教师到学者,杨通文以赤子之心书写乡村教育的华章。他坚信,每一份坚守都能唤醒生命的潜能,每一次创新都在为乡村孩子铺就通往星辰大海的路。(印江自治县委组织部)

 

编辑:郭琦

二审:肖玲

值班编委:陈曦

总值班:王能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