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持续完善公共设施 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一颗小小的篮球正掀动文明乡风,让居民生活发生新变化。
这座位于乌江河畔的小城,伴随着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的不断完善,“沿河杯”“健康杯”“平安杯”“双拥杯”等各类篮球赛事活动应运而生,掀起了一股篮球运动热潮,带动越来越多群众热爱运动、享受运动。
赛场上,篮球健儿们拼尽全力争夺荣誉;赛场下,十里八乡赶来的观众敲锣打鼓呐喊助威。一场场篮球赛事活动的蓬勃开展,不仅激发全民健身的饱满热情,为城乡居民带来了更多欢声笑语,也深刻地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家住该县团结街道燎原社区的田先生,今年已经60多岁了,过去在家他只能打打牌玩玩手机,自从沿河掀起篮球热潮后,每当有篮球比赛,他都会早早到赛场找好位置观看比赛,结束后再沿着江边步道慢慢回家,如今观看篮球比赛成为了他闲暇时间里最主要的一项娱乐活动。“我现在每天都坚持健步走七八公里,以后有老年篮球说不定我也可以试试呢。”田先生说。
乡村文明建设,需要文明新招数。丰富多彩的篮球赛事点燃了群众的运动热情,也让群众的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如今,篮球运动已成为沿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众多年轻人离开牌桌到球场,老年人也走下牌桌、走进赛场观看比赛,随着老百姓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座乌江小城正焕发出乡风文明新气象。
这种转变在铜仁并非个例,在万山区谢桥街道冲广坪社区,一家农家书屋点亮居民书香生活。这家农家书屋有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农业技术、科普知识等各类图书共计6000余册,满足了社区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求。近年来,农家书屋通过阅读推广、文化交流、亲子阅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村民走进书屋阅读学习,村民逐渐养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农家书屋成了他们闲暇时的“好去处”。
在碧江区主城区,一条总长23.2公里的沿江步道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这条配套了篮球场、羽毛球场、百姓室外智能健身房、许韵兰公共阅读空间等便民服务设施的沿江步道上,处处都可以看到市民群众运动的身影,他们或跑步、或练瑜伽、或打篮球、或练太极,各类健身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绘就出一幅充满活力与健康的城市画卷。市民陈女士笑着说:“自从有了这条沿江步道,闲暇时间就出来跑跑步跳跳舞,生活充实了很多。”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的背后,是我市城乡群众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城乡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紧扣群众需求加码民生投入,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不断完善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健身场地等公共设施,积极创新载体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
从“打牌”到“打球”,从“牌桌”到“书桌”,从“棋牌室”到“健身场”等生活方式的转变,文明新风成为铜仁人民最亮丽的精神底色。如今,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铜仁不断健全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持久而深刻地改变着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
编辑:徐霜
二审:肖玲
值班编委:谭霜
总 值 班:王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