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专家团队在铜仁锦江河监测,发现→
连日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专家团队深入铜仁锦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2025年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工作。
监测团队分2组在保护区内精心设置3个调查断面,重点选取典型水域生境,包括保护区河段、流水区域、支流汇入口及河漫滩等地,综合运用分层设点捕捞采样等手段,采集鱼类标本和进行环境采样,并进行标本分类鉴定、渔获物分析、及水环境因子分析、浮游生物采样统计。
经过数天紧张工作,成功监测到20余种鱼类,既有常见的土著品种,如拟鲿、沙塘鳢等,也有特有经济鱼种如鳜鱼、黄颡鱼等。
锦江河发源于梵净山,全流程158km,流域面积4086.5km²,在铜仁市境内河段长68.5km,流域面积1281km²。2009年经农业部审定,锦江河成为第三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涵盖三江公园(铜岩)至漾头电站河段,重点保护野生鳜、黄颡鱼等珍稀鱼类资源。
一直以来,铜仁市对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将“十年禁渔”作为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广泛开展禁渔政策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群众对“十年禁渔”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同感,营造全民参与禁渔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对锦江河保护区水域的巡查力度,定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此次监测调查不仅有助于强化保护区管理,全面摸清渔业资源“家底”,还有助于掌握保护区成立以来“十年禁渔”之后,经增殖放流的黄颡鱼资源及其余鱼类资源的种类、分布及数量变化情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评价奠定基础,对制定精准保护对策、推动渔业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 者:崔 磊)、
编 辑:李翼
二 审:王 懿
值班编委:张璇月
总 值 班:郝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