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本地新闻

铜仁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25-07-06 16:57
投稿:trwz001@126.com  

微信图片_20250706165921

“我们正式推出生态产品目录清单、重点项目库及综合服务平台三大核心成果,加速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7月4日,在贵阳召开的铜仁市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讲述了铜仁用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地域生态资源”向“市场经济价值”转化实现生态产品增值溢价的特色做法。

梵净山的夕阳还在山巅缠绵,锦江的浪花已轻吻着岸边的青石板。在铜仁这片被山水宠爱的土地上,一场关乎生态与发展的诗意变革正悄然上演。

近年来,铜仁创新实施建设一套标准、用好一批地标、做强一个品牌“三个一”品牌赋能工程,积极打造“梵净山珍”系列区域公用品牌,探索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品牌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铜仁路径”,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依托独有的生态资源禀赋,铜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标准理念,遴选具备全链条提升潜力的生态特色产品,全力构建契合产品特色、引领市场趋势的生态产品标准体系。当前,已累计发布涵盖茶叶、油茶、红薯等特色生态产业的市级地方标准170项,以及涵盖铜仁锅巴粉、石阡苔茶等特色产品的团体标准57项,并同步把标准制定作为推动区域品牌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手段,进一步统一产品质量、强化品牌认知、促进产业协同,实现从“地方特产”到“区域品牌”的跃升。

走进江口县,漫山遍野的茶园与苍翠青山相映成趣,这里的茶叶,吸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一直以来,铜仁以生态为基底,深耕茶叶产业,围绕“梵净山茶”茶园建设、生产加工、检测检验、产品包装设计等发布市级地方标准29项,引导企业“按标建设、对标生产、按标检测、对标流通”,有力提升了“梵净山茶”的品质标准和品牌形象。2024年“梵净山茶”品牌价值达45.54亿元,较上一年增加5.59亿元。

在依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全力推动绿水青山“生金淌银”的发展浪潮中,品牌建设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铜仁以地理标志培育作为品牌建设的突破口,打造独具特色的“梵净山珍”系列区域公用品牌,已成功培育梵净山翠峰茶、沿河空心李、德江天麻、石阡苔茶、江口萝卜猪、玉屏茶油等38个地理标志品牌,带动128家龙头企业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让每一件产品都镌刻着铜仁生态的独特印记,并创新构建“申请——审核——授权——监管”全链条管理体系,以最严标准守护“梵净山珍”品质,推动铜仁品牌“出山入海”。目前,“石阡苔茶”通过系统化品牌培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4项国家级品牌品质认定,并形成“地理标志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用标企业”的品牌化产业发展联合体,2024年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带动2.9万人就业,培育44家用标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1家,产品远销海内外,生动诠释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铜仁实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孕育优质品牌的摇篮。如何让生态成为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铜仁“绿水生金”的关键。

铜仁充分运用认证和检验检测等质量发展“工具箱”,不断夯实品牌发展的质量基础设施,通过健全“梵净山珍”系列产品全链条标准体系,覆盖种植、加工、检测全流程,对生态产品的关键指标开展检测,提炼出优势指标,积极开展绿色、有机、无抗等认证工作,通过认证赋能,让每一件产品都成为铜仁生态的“品质代言”。

“茶叶中儿茶素类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也远超普通绿茶,且儿茶素占茶多酚的比例极高,这些活性成分赋予茶叶强大的抗氧化、抗炎、抗癌等生物活性,让我们的抹茶产品兼具‘生态’与‘养生’双重价值。”在梵净抹茶产业上,铜仁建立了梵净抹茶种植、管理、加工、审评等“从茶园到茶杯”全产业链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推动建成高标准抹茶基地6.16万亩,基地生产的茶叶实现515项农残“零检出”,产品质量达到欧盟标准,获得欧盟认证。

下一步,铜仁将着力构建“标准+认证+品牌”的培育模式,深入开展鸡蛋、油茶等特色产品单品标准制定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生态农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技术规范,打造“梵净生态码”,建立生态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推动生态农产品品牌实现产品有身份、产地有追溯、质量有保证、保护有依据的“四有”目标,让绿水青山释放出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编辑:李翼

二审:王懿

三审:张璇

总值班:郝从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