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马场坝村:玉米油菜轮种 助农实现“双增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时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土地坳镇马场坝村消水坨100亩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基地迎来丰收季。
玉米色泽金黄,颗粒饱满,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看着收割机来回收割,农户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颗颗玉米秆被割刀切断,输送装置将玉米穗输送至脱粒装置,完成摘穗、剥皮、脱粒、清选、打包。被粉碎后的秸秆直接还田使用,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保障下季粮食产量。
土地坳镇马场坝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文爱吉说,今年是个好收成,耕种管收都实现机械化,经过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测产,亩产干玉米1084斤,100亩大概有11万斤玉米。按照市场保底价每斤1.3元算,产值达到14.3万元。目前,玉米已被邻村养殖场和邻镇酒厂预购完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马场坝村消水坨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基地土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靠近通村公路和产业路,交通运输便捷。今年年初,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通过积极谋划和认真比选,最终敲定将消水坨这片土地用来发展玉米产业。该县马场坝村也被列为该县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点之一。
有了县农业农村局和村支两委大力支持和鼓励,该村与群众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支付土地流转费近2万元。在前期土地整理、以及中期玉米除草施肥、牛羊看管等各环节,带动本村群众就近务工200多人次。
“今年在玉米基地挣了不少钱,在玉米基地务工,每天100元,希望村里发展更多的产业,给我们提供更多就近务工挣钱的机会。”土地坳镇马场坝村村民文晓平高兴地说道。
据悉,马场坝村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基地选用的玉米品种是杂交玉米贵桌玉9号,该品种由贵州大学与贵州卓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全生育期153天,作为省级主推品种,其抗逆性在高山、低温及干旱条件下表现稳定。
沿河农业农村局农机应用推广站农艺师冉飞介绍,今年他们在土地坳镇马场坝村建立了100亩的玉米净作全程机械化示范点,测产亩产1084斤,较上年平均亩产800斤增产284斤。在耕种管收各环节全程提供机械化服务以及技术指导,并帮助种植大户联系市场销售渠道、申报政策补贴等,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热情。
致力于土地增效、粮食增产、群众增收,在玉米收获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耕,农户们计划再种植油菜,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避免了土地的过度使用。目前沿河农业农村局已对马场坝村100亩油菜示范种植进行立项,下一步将继续联系农业技术人员到村指导,传授油菜种植技术,确保油菜种植顺利进行。
为不断充实群众“钱袋子”,该县今年推行大豆玉米与油菜轮作面积2万余亩。同时通过普及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编辑:徐霜
二审:石兰
三审:蒲智
总值班:勾文明 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