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铜仁“稻”处都是好“丰”景
金秋九月,铜仁大地稻浪翻滚,清香四溢,142万余亩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在晴好天气的加持下,农民们抢抓农时,人机齐上阵,田间地头一派繁忙而喜悦的丰收景象。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德旺乡茶寨村,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沉甸甸的谷粒低垂,如同一幅流动的丰收画卷。这里气候温润、光照充足,天然山泉水无污染,土壤富含有机质,为优质稻米生长提供了先天优势。早在北宋年间,这里所产的贡米就被列为皇家贡品,历史悠久,品质卓越。
“我们村现在的水稻种植面积约1500亩,每亩产量在1000斤左右,预计今年的产值能达500万元。”茶寨村党支部书记吴芳介绍道。
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所到之处,稻谷被快速收割、脱粒,整个采收流程一气呵成、高效有序。大型收割机和便携式机型结合,一亩地20分钟就能收完,省时省力还保质量。不远处,村民们忙着将装满稻谷的袋子搬运上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
与此同时,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热闹非凡,千亩稻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贡米开镰节。梯田迷你跑、割稻比赛、打谷体验、侗族歌舞轮番上演,游客与村民一同沉浸在农耕文化与民族风情中。
亚鱼乡副乡长钟彩云表示:“开镰节不仅打响了郭家湾贡米的品牌,还带动了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未来,我们将深挖贡米文化,拓展销售渠道,推动产业与文旅融合。”
郭家湾村地处玉屏侗族自治县北部,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光照充足,自古盛产优质稻米。据史料记载,当地贡米早在清代就被列为皇室贡品,以颗粒饱满、米质晶莹、口感香糯而闻名。
2025年,郭家湾村种植水稻1500余亩,预计产量达100万斤。种植户陈定华笑着说:“今年天气好,稻谷不论是色泽还是颗粒都比去年好,预计增产10%,明年还想扩种,接着干。”
放眼金秋沃野,拓展粮食增产新空间,科技正成为关键变量。近年来,铜仁市立足丘陵山区地形特点,大力推广小型农机机械化收割、无人机病虫害防治、智慧灌溉等现代化农业手段,实现从选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到收割的全流程标准化、智慧化作业。与此同时,着力培育绿色优质稻种,统一包装、打造品牌,确保每一粒“铜仁好米”都晶莹饱满、香糯可口,不仅香飘四方,更赢得了市场青睐。
广袤田畴,稻菽飘香。在金色的稻浪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 者:刘 艺 何浩然
编 辑:唐仁超
二 审:田 政
值班编委:张璇月
总 值 班:郝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