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物防+技防丨松桃: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本地新闻

人防+物防+技防丨松桃: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2025-09-10 16:54 来源:天眼新闻
投稿:trwz001@126.com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8月27日,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镇真旗屯村,镇村干部又一次开展防溺水宣传。这样的场景,在松桃每个村都能见到。自7月以来,松桃以“人防+物防+技防”模式,构建起防溺水屏障,劝离靠近危险水域的青少年儿童2456人次。

近年来,松桃县始终将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作为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中之重,聚焦“防得住、管得好、救得快”核心目标,紧盯重点时段、重点水域、重点群体,以“五大行动”为抓手,全方位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屏障”,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发生。

 

1

(镇村干部摸排、劝导)

据了解,松桃从健全责任体系入手,筑牢防溺水“安全网”。县、乡两级防溺水工作专班均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明确政法委、水务局“双牵头”,联动教育、公安、妇联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全县167个重点水域实行干部责任包保,乡镇干部与村干部轮班值守。

建强专业队伍,提升应急救援“硬实力”。应急救援队伍是防范溺水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县高度重视救援力量建设,着力打造反应迅速、技能过硬的专业救援队伍。全县共组建38支专业化防溺水应急救援队伍,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和重点水域区域。自开展专项行动以来,我县已累计组织开展不同规模、不同场景的防溺水应急救援演练45次,开展救援技能培训40次,受教人员约20000人。

同时,该县还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将驻村干部、志愿者、返乡大学生等7894人充实到防溺水队伍,对15342名留守、困境未成年人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管护措施,确保重点人员有人护、有人管;通过村干部入户宣传,以及“村村响”广播、移动小喇叭、乡镇流动宣传车等,每天定时定点播放防溺水知识。

2

(木树镇开设安全知识宣讲课堂 田彩红供图)

“河边不仅有人盯,还有警示牌,并放了救生圈、救生衣。”蓼皋街道滨江社区居民龙英指着松江河边的救生设备告诉记者。今年,松桃投入专项资金50万元,购买防溺水救援设备1500套,全县所有河流、山塘、水库等水域的危险处完成了“四个一”建设,即设立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

科技赋能监管,织密重点水域“防护网”。针对传统人力巡查覆盖面有限、实时性不足的问题,我县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重点水域的智能化、全天候监控。高科技让溺水防控“防得住”“管得细”。松桃投入480万元资金,在全县重点水域、河段安装监控摄像头120个,搭建安全监测平台,实现水上监控联网,形成智能监测“一张网”。

整合天网资源,构建立体监控“瞭望哨”。县综治中心有效整合利用覆盖城乡的65个“雪亮工程”高清视频监控点位。其中,专门优化调整或新增了56个朝向河道、水库、池塘等水域的监控探头,进一步延伸了监控触角,消除了监控盲区。各乡镇(街道)为弥补固定监控视角的局限,新安装512台移动式监控设备,构建了“固定+移动”“高空+地面”的全方位立体监控体系。

3

(智能摄像头 谢慧芳 摄)

此外,该县还按照“疏堵结合”原则,在各乡镇(街道)在辖区内合理规划亲水区域,完善救生圈、警示栏等安全设施,配备救生员、巡察员、劝导员等力量。目前,已完成县城3个亲水区、乡镇(街道)27个亲水区建设。

4

(亲水区与救生设备 谢慧芳 摄)

目前,松桃苗族自治县防溺水工作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从“人海战术”向“智慧管控”的转变。自专项行动以来,该县重点水域溺水风险预警及时率显著提升,成功劝阻多起危险涉水行为,有效遏制了溺水事故的发生,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增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阙成岱)

 

编辑:郭青山

二审:杨胜花

三审:蒲智

总值班:勾文明  肖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