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漾头镇:绿水为笔 书写“两山”答卷
二十年山水印证,“两山”理念在黔东大地绽放出绚丽的生态富民之花。葡香满园,层林尽染,碧江区漾头镇这个风景如画的江边小镇,如今正在谱写着一曲绿色发展的动人乐章。
葡香满园:青山间的紫色振兴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九龙村的高山之上,果农刘其坤已经在地里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剪枝、疏果、装箱,葡萄园里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我们这里昼夜温差大,葡萄积累的糖分更足,2025年我种了12亩高山葡萄,每亩产量约4000斤,销售额预计能有10余万元。”刘其坤说道。
葡萄产业延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并通过“线上宣传+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助农销售,2025年葡萄销售额预计突破300万元,带动1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下一步还将研发葡萄果汁、葡萄酒,让绿水青山的馈赠衍生出更多价值。
高山葡萄的滋味,蕴藏着一方山水的深情。颗颗果实饱满晶莹、紫润透亮,这既是自然的馈赠,也凝结着农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踏实信念。青山绿水与淳朴农心,在此甜蜜相遇。
层林尽染:林下经济的多元绽放
在漾头社区洋塘的山坡上,农户们正忙着种植黄精,一片繁忙景象。这片黄精的种植面积达300亩。黄精预计亩产值可达3万元,是传统农作物的8到10倍,不仅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还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走进九龙村九重岩的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一行行菌棒映入眼帘,该项目计划种植平菇,预计投产菌棒5万棒,目前正处于菌棒培育阶段。林下种植充分利用林木遮荫、温湿适宜的自然优势,既节约土地资源,又显著提升平菇品质与产出效益。
漾头镇以“林下经济提质增效”为核心战略,通过构建“企业带动、基地示范、农户参与”的绿色发展机制,不仅显著提升了林地综合利用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更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与增收,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的互促共赢。
山水欢歌:文旅融合的振兴之路
秋风送爽,周末的九龙洞国家风景名胜区来自湖南、重庆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上午爬九龙洞空气很清新,是天然的大氧吧,下午在一路营打卡拍照,晚上住特色民宿,这样的体验太难忘了!”一位正在叁莳民宿办理入住的游客王女士兴奋地说。
漾头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打造了“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养生”的全季旅游格局。“一路营地”的露营烧烤、“花田畈民宿”的田园风情、“小九寨沟”的绿波清水、“九龙洞温泉”的天然氧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业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生动展现了生态与经济和谐共生的漾头实践。
2025年,通过举办“龙抬头·到漾头”、湘黔边区传统龙舟赛等民俗活动,全镇接待游客10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和文旅消费40余万元。
绿色答卷:生态民生的和谐共生
近日来,漾头镇扎实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广泛动员镇村干部、群众及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聚焦集镇村寨、房前屋后、公路沿线和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集中清理乱堆乱放4处、各类垃圾15吨,累计整治卫生死角28处,疏通排水沟1.2公里。
在宣传引导方面,漾头镇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综合运用广播、标语、微信群、院坝会等多种载体,使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发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改善的内生动力。积极推行“红黑榜”和“卫生家庭”评选等活动,让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的群众获得实惠,有效增强获得感与成就感。
经过系统治理,公共区域环境得到显著提升,镇容村貌焕然一新,切实营造出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生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如今走在漾头镇,但见青山叠翠、碧水环绕,葡萄垂枝、黄精丰茂,游客欢声笑语,村民喜笑颜开。这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正是“两山”理念最生动的诠释——守护好生态底色,才能真正绘就民富景美的幸福图景,让绿水青山成为永续发展的金山银山。(作者:田璐)
编辑:谢芳
二审:杨映华
三审:肖霞
总值班:勾文明 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