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金角罗夫?被铜仁人民铭记的英雄究竟是谁?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本地新闻

【深度】金角罗夫?被铜仁人民铭记的英雄究竟是谁?

2025-09-16 16:31
投稿:trwz001@126.com  

青山有幸埋忠骨

——追记“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

乌江奔流,青山青翠。“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的墓碑,静静地矗立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石坡山上仰天窝。此处坟墓占地148平方米,坐南朝北,左、右方和前方是由石礅做成的围墙,墓前中竖石碑,碑基有四台;墓碑正面书刻“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大字尤为醒目,背面镌刻金角罗夫遇难简介。

1

沿河“金角罗夫广场”一角。

金角罗夫墓所在的烈士陵园,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一处国防教育基地。每逢一年中的清明节前后,全县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都会前去这里举行祭奠缅怀活动。

时光就像乌江水一样流淌,穿越时空和历史,让消逝的杳无踪迹,让沉淀的刻骨铭心。长期以来,这位被当地人民群众铭记了85年的苏联空军,尽管,人们一直不知其真实姓名,但是,市民依然把他视为亲人安放在心中……

鏖战长空

英雄空军战士血染乌江河畔

目光穿过时光隧道,一路前行跨越星辰大海,看见历史深处的节点上依然硝烟弥漫——

据《贵州省抗日战争文史资料》《民国·沿河县志》《沿河文史资料》等文献资料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把战火几乎烧遍了中国全域,中华国土倍受日本帝国强盗的铁蹄蹂躏。在中国全民抗战之际,贵州成为抗战的大后方,为最终全面抗战大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彪炳史册。

2

档案卷宗封面。

在敌人侵略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贵州人民遭受到了巨大的牺牲和损失。到1945年,贵州遭到日机轰炸405架次共38次集中轰炸,投弹630枚,造成死亡1051人,受伤1881人;造成灾民2万多人,财产损失近6000亿元。贵州639631名奔赴战场将士中阵亡8209人;间接伤亡人数16235人,难民近80万人。因战争需要征工近70万人(当时贵州总人口一千万人),征募公债近6亿元,平均每人负担58元,征募粮食1200万市担(1市担=50千克),人均1.2市担。贵州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1339年7月29日,7架日机在独山轰炸时,就造成近300人伤亡。

在此形势下,为有力配合中国军民抵御日本侵略,经过同盟国批准,苏联空军金角罗夫(也记“金角洛夫”,贵州省档案馆档案记为“精觉罗哥”)一行9人以化名方式,翱翔长空驾驶三架飞机组成战斗小组飞赴中国南方作战。从此,他们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反击侵略者的艰苦卓绝而伟大战争。

据贵州省档案馆档案资料记载,1940年1月10日三架苏联援华航空队轰炸机从桂林出发,在南宁轰炸日军机组,苏联航空队在返航途中却因遇雾而迷失方向,从而飞入贵州境内,后因燃油耗尽迫降在沿河乌江岸边的坝沱沙洲,“精觉罗哥”不幸身亡,另有1人受伤,其余7人安然无恙。

3

贵州省档案馆里的记录金角罗夫牺牲的档案内容。

当日,“精觉罗哥”等人驾驶的三架飞机超低空飞行到沿河淇滩,县城河西防空哨发现三架飞机机翼上无国民党党徽,又以电台联系无果,于是怀疑为日寇飞机。时任沿河县长李拔夫立即用电话命令淇滩乡公所发动群众,严密监督。久久盘旋的飞机马达轰鸣,似乎与一座座山头擦肩而过……

三架飞机准备在坝沱降落时,淇滩附近的村民都拿着锄头、扁担等奔向沙坝,愤怒地注视着飞机。飞机鸣枪报警,示意疏散,骚动的人群对于枪声置之不理。此时此刻,飞机轰鸣声忽高忽低,情况万分紧急。为了沙坝上的人群生命安全,飞机只好顺着河边沙滩着陆,前两架安全降落在沙滩上。由于沙滩所空地面已很小,为避免与前两机碰撞造成机毁人亡,第三架飞机果断地横向乌江着陆,一飞行员急速跳伞,不料飞机刚好从他身上辗过。顿时,血染土地……后经了解,跳伞时牺牲的飞行员就是“精觉罗哥”,他是苏联一名空军少尉。

当日,沿河县政府赶制了一具大棺材,将他的遗体穿裹入棺,护送另8名飞行员西渡乌江,暂住联桥一农民家中。县里派人送去特制蛋糕和饼干犒劳,他们也拿出牛肉干和压缩饼干来请陪同人员吃。第二天中午,将苏联空军遗体随同飞行员一起接到县城九重堂。11日中午,在万寿宫右侧球场为牺牲的英雄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李拔夫致悼词。苏联空军中一名中尉飞行员讲了话,他感谢沿河县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热情接待,感谢对牺牲空军的隆重安葬。随后,当地各人民团体、学校师生、地方绅士、街道居民等约万人佩戴白花,鸣放鞭炮,拥棺游街,送棺到“迎将桥”(今乌江大桥西桥头)边入土竖碑。于是,这位英雄长眠在异国他乡。

4

2014年的金角罗夫墓碑。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更是对这位英雄礼待有加。1953年6月,沿河县人民政府为金角罗夫墓重竖新碑。1976年,因修乌江大桥,遂将坟墓迁建于石坡公墓。1985年8月,铜仁地区行署拨专款对墓地进行维修。该陵园先后历经三次迁建修缮,1982年,金角罗夫烈士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与革命烈士陵园共同构成当地抗战历史纪念地。

2016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为了宣扬金角罗夫伟大的革命精神,特批准在思州新区规划建设金角罗夫烈士主题广场。广场内设有绿色轰炸机模型,广场旁有金角罗夫烈士墓及纪念碑,于2017年7月竣工并向游客开放。

2017年底,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之际,由沿河的文人墨客编写的以“金角罗夫”事迹为原型,讲述中苏抗战时期苏联空军来华援战,上尉安德列夫率领飞行中队胜利返航时迷失方向,燃油耗尽迫降乌江狭窄的江滩,为保他人安全壮烈牺牲的剧本《迫降乌江》完成。次年,这部以当地土家人厚葬了这位国际友人,并设法援救了其他5位苏联飞行员,融入爱情、惊险、浪漫、动作等多种元素,谱写了一曲国际主义、英雄主义的民族壮歌的《迫降乌江》院线影片拍摄完成。影片再现了中苏并肩反法西斯的历史,同时,纪念了在抗战中献出生命的国际主义英雄空军。

激活历史

致敬英烈的标尺直指九天苍穹

由于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空军秘密援华时,大部分人使用化名作战,所以200多名苏联飞行员长眠在异国他乡,每一位空军的真实姓名一直受到一些中国历史研究者的关注。

这位被刻在石碑上的“金角罗夫”或记录在档案里的“精觉罗哥”,既非中名也非俄名,那究竟是谁呢?‌  众所周知,这位牺牲在沿河乌江坝沱沙滩上的苏联空军,无论是“金角罗夫”“金角洛夫”,还是“精觉罗哥”,都是根据当时他的化名语音记录的,显然不符合中国人名的构成。而苏联人的姓名,一般是由名字、父称和姓氏三部分构成‌的,遵循性别差异后缀规则,并包含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全名标准形式为‌:名字+父称+姓氏‌。如此,可能导致文件档案记录有误,或是导致与历史事实相差甚远。加之当时战事频繁,援助空军又是隐名埋姓,等等。就这样,当地人民群众永远记住的是“金角罗夫”。而今,当轻轻地撩起历史的神秘面纱,还原历史真相与面目后,人民对英雄更加的敬仰,真情实意炽烈依然。

5

露出水面的坝沱沙洲金角罗夫牺牲地。

经中国空军抗战史研究者唐学锋查询,在中国牺牲的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单里并没有“金角罗夫”或“金角洛夫”名字。2024年3月,当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工作人员来到沿河,前往“金角罗夫”的墓碑前时,才知其真实姓名是“金琴柯·费道尔·菲利波维奇”。

金琴柯·费道尔·菲利波维奇是苏联空军上尉飞行员。当苏联政府组织空军志愿队支持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时,金琴柯·费道尔·菲利波维奇参加了志愿队,并驾驶轰炸机飞越万里来中国参加战斗。

1940年1月10日,金琴柯·费道尔·菲利波维奇所在的苏联飞机机组奉命轰炸南宁日军。返航途中迷航,飞至沿河上空时燃油耗尽,机组决定在沿河县的坝沱乌江河坝沙洲迫降。为避让岸边民众,金琴柯·费道尔·菲利波维奇所在的飞机选择横向迫降江面,他在紧急跳伞时不幸遇难,时年29岁的青春芳华。从此,“金角罗夫”的姓名长眠在黔中的青山绿水间。幸运的是,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这位曾经翱翔长空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英雄,特别是勤劳朴实的沿河人民更是铭记于心,在难以抵抗的时光之刀挟持下,依然保持着对历史的铭记、英雄的敬仰和和平的追求强烈担当,80多年来坚持用不同方式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深深情义。

那一场战争已渐行渐远,历史记忆深处依然硝烟弥漫!中国人民不惹事,更不怕事。历历在目的刻骨铭心,这是对历史的最高尊重,对英雄的无限敬仰,对幸福的强烈追求。切记!中国人向来坚持就是,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猎枪……

6

沿河“金角罗夫广场”一角。

勇往直前、奔腾不息,千里乌江千里画廊。青山有幸埋忠骨。现如今,位于乌江岸边仰天窝的金琴柯·费道尔·菲利波维奇墓旁,新建的烈士陵园与纪念碑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庄严,该陵园和金琴柯·费道尔·菲利波维奇牺牲地的岸上的“金角罗夫广场”,它们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基地,成为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遗产,也吸引着不忘历史、珍视和平的人民……

壮哉,大美乌江!

安息,伟大英雄!

 

编辑:郭青山

二审:邓兵

三审:谭霜

总值班:王能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