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绘好“数字政务”同心圆
筑牢信息安全“绿色屏障”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网络安全已成为绿色发展的生命线。作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的试点城市,铜仁市认真落实贵州省关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紧扣建设绿色发展新型示范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在生态环保智能化、数字政务融合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将网络安全与生态保护、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绘就了一幅“生态政务”的同心圆画卷。
山水铜仁美景。 彭俊 摄
铜仁生态价值实现平台:用区块链守护生态账户信息安全
金秋时节,梵净山脚下游客如织,位于梵净山村的梵行奇源民宿老板石兵权又迎来一波入住高峰,“通过使用‘生态积分’得到80万元银行信用贷款,帮我解决了资金难题。”石兵权笑意盈盈地说道,通过资金的投入,民宿得到了全方位的升级改造,如今房间更加舒适宜人,环境也愈发优美动人,游客自然纷至沓来。
在铜仁,像梵行奇源民宿这样通过“生态积分”获益的案例比比皆是。依托“生态账户+生态贷”模式,积极探索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满足企业和个人在绿色消费方面的多样化融资需求,这一系列举措均得益于铜仁生态价值实现平台的支持。
石兵权展示生态积分贷款凭证。
铜仁生态价值实现平台是全国首个以“科技+金融+数据”三位一体模式构建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综合性数字化平台。平台深度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要求,聚焦破解生态产品“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三大行业痛点,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转化链路,推动“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铜仁样板”。
作为连接生态资源与经济价值的桥梁,其网络安全建设直接关系到 “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成效。平台创新性地将区块链技术融入生态交易场景,为每一笔生态价值转换装上了“安全水印”。
铜仁生态价值实现平台。
“在‘生态积分贷’‘绿色支付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中,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旦写入数据,无法随意篡改,这为生态交易的透明性和公正性提供了可靠保障,确保参与绿色消费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安心进行交易。”厦门哈希科技贵州生态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郑陆鹭介绍,除此之外,平台通过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IDS/IPS)、配置端口安全策略与MAC地址绑定、使用TLS/SSL协议加密数据、建立统一的安全政策及加强员工培训等方式,极大提升了平台的网络(数据)安全保障水平,在平台发布上线的近2年中,共发现威胁上百万次,皆完成妥善处置,未出现因社会工程学导致的安全事件。
梵净山综合管控平台:为生态监测装上“安全天眼”
“这套系统就像‘天眼’一样,我们不仅随时能在大屏上看到黔金丝猴的活动轨迹,还可以观察梵净山周围的出火点,通过实时监测,可以预防火灾发生。”9月16日,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教育管理科科长李海波在梵净山综合管控平台前一边操作一边介绍,平台依托 “空天地人” 四位一体架构,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山的智能感知网络,成为守护这片净土的 “数字神经中枢”。
梵净山综合管控平台。
按照铜仁市委、市政府对梵净山保护智能化、数据化工作的安排部署和《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关于建立梵净山综合管控平台的规定,为加强大数据在资源保护、森林防火、科研监测、旅游监管等工作中的运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梵净山保护管理工作,铜仁市在梵净山周边重要点位建立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24套、动物视频监控系统7套、重要路口建立视频监控点60个,结合在梵净山景区已建设视频监控,做到自然遗产关键卡口、重要节点、重要场所全覆盖。
此外,铜仁市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设立指挥中心,各总站设立预警分中心,整合已有的地理信息、野外巡护等系统,开发梵净综合管控平台系统,对森林防火、巡护管理、气象预警、旅游安全管理、地理信息、建设活动审批等实现数据化、智能化、一体化管理,提升梵净山保护管理数据化水平。
梵净山综合管控平台。
“平台包含了海量的梵净山生态数据,在网络安全方面,平台构建了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一是在平台设计初期,就把网络信息安全作为项目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好‘入口关’。二是依托运营商骨干网络建立了视频监控传输专网,同时,建立了专门的数据机房和数据处理室,并为数据中心配备了网络安全专业设备,多重防护有效保障了网络(数据)安全。三是按照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二级的要求开展平台运用管理,并于2023年完成了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二级测评,确保各项数据的安全。”李海波说,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梵净山综合管控平台构建起了一个坚固的网络安全屏障,为生态监测数据的稳定传输和安全存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医循证智医助手:筑牢医疗数据的“防护屏障”
今年6月份,铜仁市中医医院新上线的中医循证智医助手成了医院医生们争相使用的热门工具。该系统基于院内DeepSeek R1,通过检索增强生成技术(RAG)与万方中医药知识库融合,构建具备循证医学特征的“大模型+领域知识”双轮驱动中医智能辅助平台,在专业数据库整合、循证证据溯源机制、智能推理引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有效降低了通用大模型在专业领域存在的知识幻觉与溯源缺失问题。
“通过使用该系统,我们医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搜索功能,我们能够准确获取药物的来源信息、疾病的诊断依据,以及疑难杂症的初步判断结果。”铜仁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陈霞在使用后评价道,平台不仅可以准确的给予医学建议,还能在系统上随时学习医学知识,这种"辅助诊疗+终身学习"的双模式设计,有效促进了医疗团队的专业能力提升。
陈霞在使用中医循证智医助手学习医学知识。
据悉,中医循证智医助手主要围绕五大核心应用场景实现临床价值闭环,包括辅助诊疗、用药助手、报告解读、方剂分析和古籍速览。在生成答案前检索万方中医药知识库,基于知识库进行回答,确保信息可靠性,并且模型微调链接原始文献出处,符合循证医学理念。
“本系统上线后,大大提高了临床医生使用DeepSeek的信心。为了保证医疗数据的安全,我们采用的是云算力部署方案,云算力由中国电信部署在卫生专网中。所有知识库则部署在内网,服务器之间通过API接口进行连接。此外,我们通过网络安全设备对这两台服务器之间的访问端口进行了限制,确保内网其他电脑无法访问云算力服务器,同时云算力服务器也无法访问内网的其他电脑和服务器的其他端口。整个系统环境与互联网完全隔离。”铜仁市中医医院信息科负责人罗益介绍道,内网与云算力的物理隔离,有效防止了外部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为医疗数据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
中医循证智医助手。
从梵净山的生态监测到生态产品的价值交易,再到中医服务的智慧化应用,铜仁数字平台建设都把网络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安全“绿色屏障”。这个以安全保障、技术服务、公众参与的“数字政务”同心圆,不仅实现了“监测-交易-服务”的安全闭环,更将网络安全理念融入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之中。(作者:万芬)
编辑:吴靖
二审:刘静
值班编委:陈曦
总值班:郝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