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粤同心抗台风 一盏明灯照归途
“就是这儿,开工!”10月7日17时30分,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支援湛江抢修队的12名队员踩着泥泞,在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北流尾村村尾停下了脚步。台风“麦德姆”裹挟的狂风如利刃般撕开老屋的“伤疤”——进户线绞成乱麻,电表箱、裸露的铜线半悬空中。
70岁的陈老汉蜷在屋内,两夜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手机没电,与外界失联,这座空荡的老屋仿佛一座孤岛,将他与世界隔绝。“大爷,我们来了!”抢修队长郭德军抹了把糊住眼睛的雨水,带着队员俯身勘察。问题很快明晰:外线损毁20米,内线绝缘层龟裂如老树皮,短路风险如暗雷潜伏。

“换线!一劳永逸,绝不能留隐患。”郭德军一锤定音。
稻田中央的电杆在风雨中摇晃,电线杆竖立在稻田里,脚下是没过脚踝的泥浆。杆上,郭德军腰系安全绳,在不足一平方米的斗臂里腾挪:卸金具、紧导线、做绝缘封护,动作如行云流水;杆下,两名队员猫腰钻进昏暗的厨房,拆掉报废的“蜘蛛网”线路,将2.5平方毫米的铜芯线穿管入墙,更换插座、开关,连墙角的缝隙都仔细封堵。
陈老汉不懂“金具”“绝缘子”,却懂得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感激。他提着铝壶在队员间穿梭,浑浊的眼睛追着他们的身影,汗珠滚落时,茶杯便递到嘴边:“歇歇气,饮杯茶先……”
19时46分,最后一根导线搭火成功。
“合闸!”
“啪——”

沉寂两日的节能灯骤然亮起,温暖的白光如潮水般漫过堂屋,驱散了角落的阴霾。陈老汉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他紧紧攥住郭德军的手,眼眶泛红:“亮了,亮了!这下屋里有人气了……多谢你们,你们是好人啊……”
这盏灯,不仅点亮了一间屋,更温暖了一颗心,融化了抢修队满身的疲惫。泥泞中的汗水、电杆上的专注、老人递来的凉茶……所有艰辛在此刻化为一句“值得”。从黔东的青山到粤西的海风,跨越千里的不仅是电力人的脚步,更是一份“人民电业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夜色渐浓,抢修车缓缓驶出村道。回头望,那盏孤灯如一枚温暖的星火,嵌在湛江的夜幕里,也永远烙在铜仁供电局援粤队员的心头——它照亮的,不仅是归途,更是黔粤两地血脉相连的深情。(作者:陈厦华 任俊旭)
编辑:谢芳
二审:石兰
值班编委:肖霞
总值班:勾文明 肖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