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书香润心 满城文脉相连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本地新闻

铜仁:书香润心 满城文脉相连

2025-10-18 20:58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随着全民阅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书香铜仁”建设持续走深走实,越来越多铜仁市民主动告别碎片化的电子浏览,选择以“沉浸式阅读”开启日常时光。如今,“泡图书馆”早已超越单纯的学习范畴,成为人们放松身心、汲取精神养分的生活新风尚,一股浓郁的书香悄然浸润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

微信图片_2025-10-18_205721_567

走进碧江区图书馆,光洁的地板映着柔和灯光,书架上的书籍整齐列队,读者们或伏在桌前静静品读,笔尖偶尔在本子上留下轻痕;或在书架间缓步穿梭,细细寻觅心仪的读物。自助借还书机前,人来人往,一切都井然有序。 “以前周末总觉得时间浑浑噩噩就过去了,家里环境太松散,刷会儿手机、做会儿家务,一天就没了,根本静不下心来看书。”市民王珊手持刚借到的散文集,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来到图书馆就不一样了,周围人都在专注阅读,那种安静又专注的氛围能让人瞬间沉下心来,一上午就能读完半本书,不仅收获满满,效率也特别高。” 

微信图片_2025-10-18_205729_073

为进一步提升读者体验,碧江区图书馆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服务细节。针对不少读者忘带借阅证、临时想借书却不便的问题,图书馆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开通社保卡借书功能。如今,读者仅凭一张日常使用的社保卡,就能“一卡畅享”图书借阅、电子资源查询、自习座位预约等全流程服务,无需额外办理借阅证,真正实现“少跑腿、多读书”,让阅读门槛再降一级。 如果说碧江区图书馆是铜仁书香建设的“主阵地”,那么在玉屏侗族自治县,一列“开”进城市的绿皮慢火车,则为当地阅读生态增添了独特的创意与温度。该县创新盘活闲置资源,将退役的绿皮火车车厢改造升级,建成集阅读、文创展示、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火车书屋”。这一充满巧思的设计,不仅让承载岁月记忆的老火车重焕生机,更以“移动文化空间”的形式,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拓展了新场景与新维度。 

微信图片_2025-10-18_205739_665

步入火车书屋内,一股温馨而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四节车厢分别设置了休闲阅读区、文创产品展销区、阅读交流分享区、饮品区等区域。车厢内藏书丰富,涵盖了科学技术、少儿读物、文学艺术等多个类别,可供不同读者阅读。 “我每周都会和同学来这儿看书,最喜欢读数学思维和文学类书籍。”玉屏第一中学学生杨思睿手持《数学思维训练》,眼神认真,“这儿的书特别对胃口,有的帮我锻炼解题思路,有的积累好词好句、提升写作能力,对学习帮助很大,每次来都有新收获。” 

微信图片_2025-10-18_205747_019

除了大型图书馆的功能升级与特色火车书屋的创意打造,铜仁城区的“小而精”社区公共阅读空间,更让书香真正走进群众“家门口”。碧江区的许韵兰公共阅读空间便是典型代表,这里以生活美学为设计核心,原木色桌椅、错落的绿植盆栽、简约落地灯与书架相映成趣,既有文艺气息,又不失家的温馨。自2021年开放以来,这里便成为年轻人打卡、周边居民阅读的“精神驿站”。 “平时工作节奏快,每天被任务推着走,特别容易心浮气躁。”市民朱钰霏端着热茶坐在窗边,阳光洒在书页上,“这里环境优美又安静,能让我在忙碌中彻底静下心,读几页书,整个人的节奏都慢了下来,特别放松。” 从大型图书馆的功能迭代,到火车书屋的创意破圈,再到社区阅读空间的精准布局,铜仁正以多元载体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将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些散布街巷的阅读空间,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地,更是城市文化的涵养地——它们以书香润泽人心,以“悦”读惠及民生,让阅读从“小众情致”走向“大众日常”,让满城文脉在墨香中静静流淌,绘就出“书香满铜仁、文化润万家”的生动图景。

 

编辑:徐霜

二审:邓兵

三审:黄烨

总值班:王能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