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贵州S4抹茶赛段收官:生态赛道上的“抹茶”色
10月22日,首届环贵州公园省国际公路自行车赛S4抹茶赛段顺利完赛。来自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骑手从铜仁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出发,在125公里的山地赛道上角逐,向梵净山方向的百年古驿道发起挑战。最终,男子职业组由WOUTERS Rutger、HADDEN Nate、DA SILVER Tiano Miguel分获前三,女子职业组邱天慧再度蝉联“三衫”。

9时,发令鸣响,S4抹茶赛段开赛。在男子职业组三衫骑手的引领下,125名职业骑手及600余名骑游组从铜仁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出发,沿途经过八官溪驿站、双峰山景观台、陆家寨、梵净山大道等,赛道上既有青山绿水作陪,也有白墙青瓦的风光,潺潺细流、飒飒风声都在讲述赛道途经之地的绿色生态底色。

“今天的赛段坡度比较大,再加上风大,整体都要比前几天难一些。赛道平整、干净,沿途的风景也非常好。”今日再次蝉联“三衫一身”的邱天慧在赛后采访时说道。

在梵净山“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生态优势下,这里“长”出了全球最大抹茶车间。该赛段所在的铜仁及梵净山周边区域,正是贵州抹茶产业的重要布局地之一,“抹茶”之名既呼应了当地特色产业标识,也让赛道与地域经济文化形成关联。

同时,赛段全程125公里的路线被黔东山地的翠色生态包裹——锦江南路、梵净山公园等路段层峦叠翠,视觉上与抹茶的标志性绿色高度契合,“生态绿”与“产业绿”共同构成“抹茶赛段”的命名内核。

“这次赛段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会穿过铜仁的一座古镇,途经梵净山大道后进入梵净山的核心景区,再到黄木会师广场。”S4抹茶赛段负责人罗浩文介绍道,赛道将起点设在历史文脉核心—铜仁中南门,终点放置于红色文化地标-木黄会师广场,选手骑行途中可远眺茶园风貌,让“抹茶”从名称符号变为可感知的产业实景。赛道将抹茶产业底蕴与历史、红色文化串联,形成“产业+文化+生态”的立体体验。

“抹茶赛段”的设计,以体育竞技为纽带,推动贵州抹茶产业的品牌传播。赛事的高关注度让“贵州抹茶”随赛道进一步走入公众视野,助力特色产业破圈。同时,产业与文化的叠加,让赛段跳出“竞速路线”的单一属性,成为展示贵州“产业美+生态美+文化美”的综合窗口。
编辑:谢芳
二审:刘静
三审:陈曦
总值班:郝从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