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风起黔东势正扬——这五年,铜仁的变化有多大?
这份成绩单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眼下,深秋的铜仁,层林尽染,赭红、明黄与苍翠交织。秋风拂过连绵的茶山,那十万亩梵净抹茶基地依然绿意盎然,孕育着来年春日的醇香;也掠过那些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崭新的厂房在清澈的蓝天下熠熠生辉,与这片山水和谐共存。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山野间沉淀着丰饶,城乡中跃动着活力,处处都能聆听到这座城市在“十四五”征程上稳健而有力的前行足音。
——去年开工的铜吉铁路将成为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云贵北上的“大动脉”;
——在建的花滩子水库将结束铜仁无大型水库的历史;
——凤凰机场口岸即将开放,德江机场建成试飞,“一市两机场”比翼齐飞,铜仁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宽敞……

“十四五”以来,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四化”发展生态经济,奋力争创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铜仁市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三五”末的过千亿元发展到2024年的1650亿元,绿色经济占比达51.2%,实现了从“谈农业大半天,谈工业一支烟”到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齐头并进的历史性跨越。
生态工业崛起:
从“锰资源”到“千亿集群”的华彩蜕变
新探勘锰矿资源量1.04亿吨,探明储量超8亿吨,稳居亚洲第1。这是我们的锰资源优势。
在武陵山区腹地,铜仁市凭借亚洲第一的锰矿资源,却没有走传统“挖矿卖矿”的老路。
“十四五”以来,铜仁坚定不移推进“富矿精开”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成功构建了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为核心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数据显示,铜仁生产的三元前驱体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电池级高纯硫酸锰全国市场占比超过60%。

大龙开发区能矿锰业。
——大龙开发区作为铜仁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已形成从锰矿“采、选、冶、用”到锂电池、钠电池及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2024年,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规上产值达到274.3亿元,累计增长155.7%,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大龙开发区“无废园区”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铜仁“发挥锰矿禀赋优化产业生态推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的做法入选工信部2024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色案例。
这些成就充分证明,铜仁已经探索出一条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新路径。
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方面,铜仁形成了水、火、风、光、生物质“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清洁能源占比达89%,在建和已建成装机容量近千万千瓦,为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生态农业出圈:
从“梵净抹茶”到“生态鸡蛋”的逆袭之路
在生态农业领域,铜仁的“梵净抹茶”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国际名片。
目前,梵净抹茶核心基地达到10万亩,年产抹茶超2000吨,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预计明年将实现翻番增长。
更令人瞩目的是,梵净抹茶已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代表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特产”。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全世界每四杯高品质抹茶中,就有一杯来自铜仁。”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穆嵘坤在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铜仁专场上的这番话,道出了铜仁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上取得的骄人成绩。
除了抹茶,铜仁的生态鸡蛋同样表现亮眼,年产量超过48亿枚。在大湾区市场,每7个鸡蛋中就有1个产自铜仁,这充分体现了“黔货出山”的强大市场竞争力。
铜仁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118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
同时,铜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家庭农场1.9万余家,数量位居贵州第一。
这些举措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十四五”期间,全市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3%,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十三五”末的3.04缩小为2024年的2.72,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生态旅游兴旺:
从“梵净山”到“全域联动”的流量变现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梵净山入选首批世界旅游名山,并以其强大的IP,引领铜仁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铜仁市以梵净山为龙头,串联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朱砂古镇、石阡温泉等景区,形成了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我们坚决摒弃‘门票经济’旧思维,恪守‘保护为先’的铁律。”铜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范楚平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铜仁生态旅游发展经验时表示。
通过最严格的保护条例、实施“预约、限流、错峰”等措施,铜仁精心守护黔金丝猴等近8000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家园。

在保护基础上,铜仁创新推动“梵净山+”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森林康养、温泉疗愈等业态,打造梵净山足球联赛、登山大赛等品牌赛事,推出“松桃村晚”“印江村戏”等特色文旅项目。
这一系列举措让梵净山从一座名山,跃升为代表铜仁绿色底蕴、生态魅力与文化气质的“世界级名片”。
过去五年,铜仁的旅游总花费年均增长近24%,山水颜值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价值。
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达935.35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24%,文旅“流量”正不断转化为经济“增量”。
生态城市建设:
从“绿色颜值”到“民生福祉”的温暖底色
铜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生态城市建设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
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两市两地”科学定位,铜仁构建了“市级统筹生态城市建设、县级整县推进美丽乡村、乡镇建设特色小寨、村级创建富学乐美‘四在农家’”的工作格局,分级分类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铜仁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全市森林覆盖率66.2%以上,县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1%以上。

地表水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地市前30名,乌江、锦江水质常年保持Ⅱ类及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铜仁人民对“绿水青山”的执着守护。
——在民生保障方面,铜仁的投入更是实实在在。“十四五”期间,全市每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75%以上。
——教育领域,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664所,铜仁职院升格为职业本科大学。
——医疗领域,新增三甲医院5家,总数达到6家,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6.7%。
——住房领域,改造老旧小区241个、惠及10万余户,整治背街小巷717条。这些民生实事的落地,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改革创新:
从“梵净生态账户”到“碳票交易”的机制突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铜仁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方面的创新探索。
铜仁市是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市,按照权益性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化补偿、经营性生态产品产业化利用三条路径,逐一推动落实。
在全国首创的“梵净生态账户”已建立账户达20万户,放贷超100亿元,入选中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全国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重启后,首张碳票在铜仁交易,“活立木数字资产证”问世,让更多群众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

铜仁市建立了市级统筹林业碳汇碳票项目开发机制,申报林业碳汇CCER项目8.7万亩。出台林票管理办法,申报贵州省林业碳票2张、3200多亩,监测期减排量3.2万吨,已交易4554吨。
在深化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化补偿方面,铜仁实施纵向生态补偿150万元,兑现市域范围内乌江、沅江横向补偿资金480万元。
同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截至目前赔偿和修复资金达2.13亿元。
铜仁还着力提升经营性生态产品产业化利用,编制发布了《铜仁市生态产品目录清单(2025版)》《铜仁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重点项目库清单》。
新开发抹茶精酿啤酒、抹茶咖啡等系列产品,预计今年抹茶产量达2000吨、综合产值15亿元,增长均超50%。
数字化转型:
从“农数一码通”到“跨境电商”的乘数效应
在碧江区云场坪镇路腊村,200余亩荷花褪去盛夏的鲜艳,以往池塘里无人问津的荷梗、荷叶,却在贵州山久长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农数一码通乡村平台上,收获了新价值。
“这批150多斤荷叶茶,已经在农数一码通乡村平台上找到买家,现在正准备装货发往广东省佛山市紫金城国际茶都。”在路腊村莲产品加工厂,驻村第一书记向能胜一边忙着打包,一边介绍。
这个由山久长青集团、国沄农业(贵州)有限公司共同主导的农数一码通乡村平台,正联合广东佛山、广州打造全国农业数据要素流通平台。
目前,平台已覆盖铜仁市各乡镇,累计交易额突破7.84亿元,入驻生产基地11834个,预计今年年底入驻基地将超2万个,年交易额有望突破10亿元。
在贵州同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全链条数字化追踪溯源系统,构筑起产品质量安全网,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中药饮片全流程溯源系统,能查看任何一种药材产区的土壤及气候环境、虫情测报、种植批次及农事活动等数据。”同德药业副总经理林翰林说。
2024年5月,碧江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正式挂牌,这也是铜仁市唯一的区县级大数据局。
碧江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秦俊表示:“强化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是为了让更多线下场景在大数据驱动下,通过数实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市场价值递增。”
2024年,碧江区平台经济规模达175亿元,排铜仁市第一。
“铜仁跨境电商产业园”的挂牌运营,打开了本土产品走向世界的窗口,茶叶、红薯粉、油茶等100余个本土农特产品通过Shopee等平台站点,做起了全球生意,跨境贸易产值达3482.49万元。
走进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寨沙侗寨,青石板曲径通幽,侗家吊脚楼各具风情。村民杨元菊在自家的“侗家驿栈”农家乐里忙前忙后,这个曾经的贫困家庭,如今年收入超过20万元。
在松桃苗族自治县的非遗工坊里,国家级传承人石丽平指导绣娘们飞针走线。“一人一工坊”模式带动6000多名妇女年均增收2.3万元,苗绣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

从寨沙侗寨到苗绣工坊,从抹茶基地到新能源园区,铜仁人民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精彩篇章。
迈上新征程,铜仁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坚定不移以生态文明引领高质量发展,奋力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交出合格铜仁答卷!(记者:杨巧丽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谢芳
二审:田政
三审:张璇月
总值班:郝从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