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交卷!铜仁“十四五”高速建设成绩亮眼
深秋时节,湄石高速铜仁段上,满载陈薯粉的货车从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驶向贵阳;新能源材料从石玉高速经沪昆高速驶往沿海,旅游大巴从杭瑞高速驶向梵净山脚下,将游客送往山下民宿集群……这幅流动的图景,正是铜仁“十四五”高速公路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

“‘十四五’时期,铜仁市实施高速公路项目8个,总里程571公里,总投资728亿元,已建成通车6个、在建2个。全市高速总里程达1200公里,密度位列全省第三,拥有6个出省通道,形成‘4横3纵1环’路网格局。”铜仁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鹏飞的表述,清晰勾勒出五年间交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轨迹。
攻坚突破 8大项目构筑黔东交通骨架
在铜仁市交通运输局高速公路建设办公室,一张标注着8个高速项目的地图格外醒目。秀山至印江、石阡至玉屏、江口至玉屏、湄潭至石阡、德江至余庆、沿河经印江至松桃、玉屏至天柱、铜仁环城高速——这8条“交通动脉”,如大地经纬般串联起铜仁的山山水水。

“最难的是沿河经印江至松桃高速,沿线穿越武陵山区腹地,喀斯特地貌占比达70%,桥梁隧道总长占路线的45%。”参与该项目建设的贵州中交沿印松高速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伯权回忆,为了攻克复杂地质难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动态施工”模式,在梅子坳隧道施工中,提前探明5处溶洞,成功规避3次重大安全风险,最终比计划工期提前3个月实现贯通。
类似的攻坚案例屡见不鲜:石阡至玉屏高速为保护沿线古樟树群,额外投入2300万元增设2.3公里生态防护廊道;德江至余庆高速针对乌江流域生态敏感区,采用“桥隧代路”方案减少耕地占用120亩,实现工程与生态双赢。

截至2025年10月底,8个项目中6个项目已顺利通车:秀山至印江高速打通渝黔东部连接通道,使印江至重庆秀山的车程从2.5小时缩短至1小时;江口至玉屏高速串联梵净山、亚木沟等景区,带动沿线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8%;湄潭至石阡高速成为黔北茶区与黔东矿区的“物流捷径”,货运成本降低22%,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路网成型 “4横3纵1环”改写时空格局
“以前从德江到余庆绕省道要5个多小时,现在走高速2小时就能到!”货运司机张浩道出高速路网的直观变化。思南县瓮溪镇司都坝村村民甘贵洪亦有同感:“以前从瓮溪到思南县城要2个多小时,现在40多分钟就到,农特产品能更快运往遵义、贵阳市场。”

五年间,铜仁“4横3纵1环”高速主骨架逐步成型:“4横”(秀山至印江、湄潭至石阡、石阡至玉屏、德江至余庆高速)贯通渝黔湘三省;“3纵”(沿河经印江至松桃、江口至玉屏、玉屏至天柱高速)连接黔北与黔东南;“1环”(在建铜仁环城高速)建成后将串联碧江、万山、松桃等城区,形成“城区1小时通勤圈”。
“路网成型的核心成效是实现‘内畅外联’。”谭鹏飞表示,对内,9个区县间平均通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5小时,完成“县县通高速”到“县县通快速高速”的升级;对外,6个出省通道推动铜仁融入“重庆2小时经济圈”“长沙3小时经济圈”,成为西南连接中东部的重要交通节点。

在松桃县大兴镇将军山枢纽互通,秀山至从江高速与杭瑞高速交汇,重庆货车经此转往湘桂、贵州农产品由此运往长三角。数据显示,该枢纽日均车流量达1.2万辆,较“十三五”末增长80%,标志着铜仁从“交通末梢”转变为“区域物流枢纽”。
赋能发展 高速引擎激活全域经济动能
“湄石高速开通后,能为我们企业每年物流成本减少500万元以上,还能帮遵义、瓮安种植户节约150万元左右运输成本。”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说,高速公路为企业插上“加速翅膀”。

这一案例是高速助推产业发展的缩影。农业领域,铜仁的茶叶、油茶、抹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借助高速路网实现“点对点”运输,较“十三五”末提升25个百分点;在工业领域,铜仁高新区、大龙经开区等园区通过高速连接港口、机场,物流效率提升30%,吸引了50余家东部企业落户;在旅游业领域,高速串联起梵净山、石阡温泉、思南石林等景点,形成“全域旅游环线”。

高速建设还为铜仁城镇化进程注入动力。在江口县太平镇,江口至玉屏高速开通后,当地依托梵净山景区,发展起民宿、餐饮等产业,集镇人口从“十三五”末的8000人增至1.5万人,成为“旅游型小城镇”典范。“对铜仁这样的山区城市来说,高速不仅是交通通道,更是发展通道、民生通道。”谭鹏飞表示,“十四五”时期,铜仁通过高速建设带动就业12万人次,帮助沿线8个县(区)实现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接续奋斗 在建项目冲刺“十四五”收官
当前,“十四五”进入收官阶段,玉屏至天柱、铜仁环城高速两个在建项目加速推进,成为铜仁高速建设的“最后冲刺”。

在玉屏至天柱高速铜仁段施工现场,每天50余台挖掘机、100多辆渣土车有序作业,钢筋加工房、混凝土拌合站已投入使用。这条高速建成后,将成为黔东地区连接湖南的又一出省通道,进一步完善“4横3纵1环”路网。

另一边,铜仁环城高速建设同样如火如荼。项目全长37.039公里,总投资70.32亿元,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资的85.8%。“环城高速建成后,将把碧江、万山、松桃等城区‘圈’起来,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同时带动沿线物流、商贸产业发展。”谭鹏飞表示,为了加快进度,市交通运输局高建办实行“日调度、周复盘”机制,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双达标。
展望未来 打造武陵山区交通枢纽
对于下一步发展,谭鹏飞表示,“十四五”期间铜仁高速建设的成果,为“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铜仁将继续完善高速公路路网,推进智慧高速建设,提升路网服务水平,让高速路网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打造“武陵山区交通枢纽城市”。

从“县县通高速”到“路网全覆盖”,从“交通瓶颈”到“发展引擎”,“十四五”时期的铜仁高速建设,不仅重塑城市交通格局,更书写了山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延伸的高速路上,铜仁正朝着更开放、更繁荣的未来稳步前行。(记者:朱子立)
编辑:谢芳
二审:杨映华
三 审:蒲智
总值班:勾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