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协作·莞爱铜行】莞铜协作架消费金桥 黔货出山促乡村振兴
梵净山的灵秀与珠江口的潮涌跨越千里相连,在莞铜协作的东风下,铜仁农特产品正以强劲势头抢占广东市场。一幅“黔货出山,群众增收”的共赢画卷正徐徐展开 。
产品提质是“黔货入湾”的根基。东莞帮扶团与铜仁聚焦“优”字下功夫,遴选珍珠花生、茶油等70多种绿色地标产品,建成5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以万山区为例,在黄道乡的大棚内,各种蔬菜正迎来丰收,辣椒挂满枝头。从采摘到大湾区超市,只要十二个小时,这就是粤黔协作结出的硕果;丹都街道的牛舍里,1500头肉牛即将出栏,东西部协作资金注入的“供港冰鲜牛肉”项目,正构建从养殖到保鲜的完整产业链,让万山牛肉端上大湾区餐桌 ;位于鱼塘乡的10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里,日产11.6万枚的红心鸡蛋俏销市场。东莞技术支撑让养殖更科学,“广东市场+贵州产品”模式打通销路,如今大湾区每7枚鸡蛋就有1枚来自贵州。依托‘广东市场+贵州资源’模式,万山区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带动500余人就业,群众人均增收5000元。

自2021年结对以来,东莞与铜仁以消费协作为纽带,让思南陈薯、江口抹茶等农特产品源源不断“出山入湾”,2025年,铜仁通过消费协作在粤销售额达35.2759亿元,书写了山海携手的增收答卷 。

思南红薯产业园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正将红薯加工成粉条、酸辣粉等产品。在东莞塘厦组团1480万元协作资金支持下,这里建成2.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还配套了废水处理工程和智能包装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40% 。通过与东莞供销社、合福稻农业科技等平台对接,“陈薯”系列产品迅速打开大湾区市场,2024年带动思南红薯种植超10万亩,6600余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产业园预计年产值将突破十亿元 。

江口县贵茶产业园的“世界抹茶超级工厂”内,茶香弥漫。依托1286万元东莞协作资金,当地建成3万余亩高标准抹茶基地,提质改造13条碾茶生产线,形成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该企业年产抹茶近1200吨,产值达3.02亿元,产品出口量稳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成为大湾区茶饮市场的“香饽饽” 。在东莞展销会上,这款来自黔东高山的抹茶制品,每次都能引发市民抢购热潮。
从茶园到餐桌,从车间到市场,莞铜消费协作正让铜仁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随着“广东市场+贵州产品”模式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铜仁农特产品正通过这条山海协作之路,香飘南粤大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何浩然)
编辑:郭青山
二审:周苏星
值班编委:谭霜
总值班: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