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和平乡:夯实“三农”基本盘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十四五”以来,碧江区和平乡立足生态优势和农业强乡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根基、电商赋能为引擎、文化传承为纽带,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
霜降过后,便是油茶果采摘的最佳时机。和平乡油茶基地里,圆润饱满的油茶鲜果挂满枝头,林下套种的中药材同步进入采收高峰。工人们穿梭林间,忙着采收、装袋、搬运,丰收的喜悦回荡在山间。

“遥山沟村的油茶有3000余亩,现在挂果率达到85%,亩产量约2000余斤,按现在市场价1块钱一斤来算,大概有2000元钱一亩。我们平均每天发放劳务工资为1700元,老百姓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一年的中草药和农产品的务工工资发放金额为130多万元。”油茶基地负责人李谷德表示。
产业振兴是核心。和平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果蔬种植、林下经济、电商等特色产业,通过优化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附加值,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已建成集中连片蔬菜基地3个,推广“套种+轮作”模式,引导农户种植西瓜、豇豆、青菜等作物,800余亩坝区成为稳定的优质蔬菜供应基地。
龙鱼村在原有种植果蔬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驱动产业升级,经多方考察调研,引进推广羊肚菌种植,形成“蔬菜——瓜果——羊肚菌”绿色循环产业链,既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又实现大棚经济效益最大化。

“近年来,我乡产业发展紧盯特色+规模+电商三轮驱动,聚力做强本土优势产业,打造蔬果禽蛋保供基地,做强豇豆、辣椒、红薯加工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链条,依托乡里念乡人团队,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让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和平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毛冬勇介绍道。
田间地头丰收忙,厂房车间同样“干劲足”。孟溪村以盘活闲置资产为突破口,精准对接优质资源,引进铜仁双壹包装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蛋托厂投产后产销两旺,不仅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更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活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数字乡村建设要求,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平乡积极探索“产业+电商”融合路径,依托1个千万粉丝和2个百万粉丝自媒体账号,打造念乡人直播基地。直播间里,本土农产品、非遗手工艺品轮番亮相,主播们以接地气的方式介绍家乡好物。截至2025年,该团队已直接带动6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间接辐射200余户增收,“指尖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既要产业“旺”,更要文化“活”。和平乡深挖传统龙舟文化底蕴,结合优质生态资源推动文旅融合。2025年成功举办“古寨悠悠 和平村舟”“和平村舟”传统龙舟赛,让本土龙舟、扭龙文化走出乡村,获得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地域文化IP”愈发亮眼。

文明和谐是和美乡村的精神内核。在遥山沟村,“孝老爱亲”“邻里互助”蔚然成风,通过定期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卫生户”评选,以身边榜样引领文明新风,同时引导村民改造庭院环境,打造“微菜园”“微花园”,让农家庭院旧貌换新颜。此外,将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融入日常,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
如今走进和平乡,宽阔整洁的通村公路连通千家万户,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五年来,从产业提质、电商助农、文旅融合到人居环境整治,和平乡锚定乡村振兴总要求,以政策为纲、实干为笔,交出了一份“产业兴、乡村美、民风淳”的精彩答卷,为和美乡村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编辑:徐霜
二审:申逸恺
三审:黄烨
总值班: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