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电视剧《沸腾的群山》斩获国际奖项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社会写真

祝贺!电视剧《沸腾的群山》斩获国际奖项

2025-11-16 17:37 来源:动静新闻 贵州省文联微信公众号
投稿:trwz001@126.com  

美国时间11月6日,第二十一届中美电影节暨中美电视节开幕式及“金天使”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圆满落幕。由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担任总制片人及编剧,张多福执导,保剑锋、张俪、韩栋、王乐君等知名演员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沸腾的群山》,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荣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奖”,为贵州文化国际传播再添亮眼成绩!

微信图片_20251116173405_1354_2

《沸腾的群山》改编自欧阳黔森报告文学《看万山红遍》,以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为原型,是国内首部聚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升级”的当代工业剧。剧集围绕万山地区十余年从资源枯竭到绿色生态发展的蜕变之路,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干部群众的使命担当,凸显了基层党组织在产业转型与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2

一、注重现实品格呈现多维向度

2024年7月2日至7月17日电视剧《沸腾的群山》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连续播出,首播当日便位居后黄金时段收视率榜首;此剧同步在其他网络平台如爱奇艺、乐视、哔哩哔哩等热播,得到了全国广大观众的认可,一直红火得很。众所周知,曾经有3000年挖采朱砂历史的铜仁万山,一直以特色资源著称于世。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它成为我国第一个县级行政特区,以盛产“爱国汞”而声名远播,万山特区也自然成为集中了数万人的国有大型厂矿。经过数十年的大范围集中开采,万山特区的辉煌也到了逐步落幕的地步,由于汞资源的枯竭而破产倒闭,最终破落到连当地周围农村都不如的地步。在报告文学《看万山红遍》中,欧阳黔森对故乡用心共情,记录了这个曾为新中国工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工业基地的前世今生。万山,作为特色工业小城,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代表,它在向何处去的转型道路上经历过迷惘和阵痛,在经过党和政府的指导帮扶下,它又在探索的道路上迎来了美丽的蝶变。扯去贫困的标签,追上同步小康的时代脚步,万山在绿色转型中成功发展,不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三产业,都取得了历史的突破。譬如引进九丰高科技农业博览园,中华山村土地流转中创制利润分红“六二二”模式,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打造文旅目的地朱砂古镇……这在报告文学《看万山红遍》中都有详尽生动的描写和记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沸腾的群山》回答了时代之问的这个关键因素。相比于报告文学原著,《沸腾的群山》更加立体、真实地表现了以万山区委书记冯白杨、扶贫队长林芳菲等为代表的原汞矿职工后代,在不同的职位上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初心与使命,也隐喻了基层党组织在城镇转型发展、脱贫攻坚中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塑造了一大批继承父辈传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基层党员干部形象,也是新时代的新人形象。由此可见,作为主旋律电视剧的《沸腾的群山》,其音符温暖人心,因为它直抵基层民众,将他们的挣扎、迷惘和奋斗淋漓尽致地形象化、个性化,有声有色地凸现了群山之中的时代一角,包括它过去的辉煌和落寞,现在的转变和美好。进取、勤勉、实干的冯白杨,自信、忘我、亲切的林芳菲,敢干敢闯、锲而不舍的企业家郭兴东,其他如周本才、张长生、刘迎香、黄大跃、顾含笑、赵梨花等人,以及老一辈的汞矿人李卫国、冯建国、林禀生等人,这些人物群像都有血有肉,跃于眼前。譬如转业军人李卫国,到汞矿一辈子,他不愿搬离汞矿大院,一是大院承载着青春的记忆、历史的记忆,二是八个一同转业的战友,除了他之外已长眠于此而他却得到战友的帮助而幸存下来,这样写出了老一代汞矿人的情怀和性格;又如黄大跃这个汞矿下岗工人,从好吃懒做到主动作为,写出了人在时代新潮中的可喜变化。不同人物类型、面貌、性格都具有代表性,人与事相连,人在事上磨,将这一片沸腾的群山背后的人与事生动而形象地彰显出来。

承此而来,展现新时代的贵州人精神面貌,尤其显得十分关键。摆脱贫穷,同步小康,是贵州万山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坚持和努力的结果。这一点从几代汞矿人身上,从当地基层干部群众身上全都得到了生动而形象的呈现。城市转型发展,是因为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比如抛掉等、靠、要的落后观念,比如创新工作模式、新分红模式,比如土地流转、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这样寻梦与蝶变才有可能。《沸腾的群山》中许多类似的台词:“辛苦了共产党,幸福了老百姓”,“成为合伙人,幸福来敲门”之类便是真实的写照。由此观之,此剧也展现了贵州干部群众苦干实干、追逐梦想的时代新风貌。

从作品结构看,《沸腾的群山》在剧情和画面方面往往采取多线或双线结构,双线结构居多,不同画面切割自如,不同情节在多维时空同时推进,构成了一个立体、丰富的全景图。剧作整体风格轻松,不少情节具有喜剧色彩,台词、对白朴素生动,呈现生活化、日常化特征,展现了一个边远小城人们的精气神,让观众受到鼓舞。(天眼新闻2024年8月1日刊发全文)

——颜同林(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贵州师范大学二级教授)

3

二、新时代群山重沸,新命运城市重生

欧阳黔森在《看万山红遍》中,用宏观的视角,详实地讲述了万山地区从“人人羡慕”到举步维艰,再从资源枯竭到转型蝶变的过程。电视剧《沸腾的群山》,在原文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同的支线叙事,三条支线分别代表万山地区的三个产业,细针密缕,编织出万山地区完整的脱贫故事,真实而生动。故事的开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雪,恶劣的天气以及长期的贫弱导致万山人民的生存环境十分艰辛,不管是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老弱妇孺困难家庭的生存问题,还是因为技术不足导致的农业无收问题,抑或是极端环境下人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问题,都令人揪心,放眼整个万山,俱是百废待兴。在《沸腾的群山》中,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真实而鲜活的人物,他们的苦与乐在荧幕上呈现得惟妙惟肖,再现了一幅幅万山生活图。在此基础上,剧集对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

作为共产党员,任何时刻都要增强党员意识,要做到对民诚信,为民服务,心里装着人民,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冯白杨作为剧集中大力塑造的党员形象代表,他真正做到了坚持人民至上,晓民情、知民意、顺民心。雪灾时,他冒着大雪,揽下最远最困难的黄道村担子,为居住在山顶、谷底的村民送去赈灾物资,雪天路滑,他带领团队用稻草绑在鞋底,一步一步地挪上山,下山路上,他用毯子包住发烧的老人,从冰面上滑下去,恶劣的环境没有阻挡他为人民奉献的心。艰苦的环境下,才更能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新时代,党员的战斗早已从荷枪实弹的战场转变为一个个贫困的乡村,而其中永远不变的就是为人民奉献的心。面对在遇到困难时出现的一些党员不作为现象,万山的党组织并没有让他们含混过关,大雪停后,被免职的他们与冯白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沸腾的群山》是中央文产资金重点影视扶持项目、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 年重点项目规划选题和贵州省文艺精品创作重点扶持项目,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播出,历时近 5 年。可以说,从项目出生到落地,都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经过精心打磨,才呈现出这部当代工业脱贫攻坚都市剧。之所以这部电视剧能受到如此高度的关注,是因为万山的脱贫道路,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脱贫的一个典型与范本,是深耕在贵州,由当地情况因地制宜走出来的脱贫道路,给出的是漂亮的贵州答卷。贵州位于山区,万山又地处武陵山脉的腹地,山多地少是这里的特征,汞矿资源枯竭后,面对被掏空的大山,我们不能照搬其他地方的方案,只能自己摸索出一条属于贵州的脱贫道路。

——朱永富(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大学副教授)李政鸿(贵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4

三、地域元素与时代精神的审美融合

群山之间,一曲关于蜕变与新生的美学乐章正在上演,它既属于贵州万山,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沸腾的群山》在美学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对过程美学的深刻体现。过程美学强调艺术作品是“成为”而非“存在”,注重动态生成而非静态呈现。《沸腾的群山》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但在表现手法上进行了多维创新。该剧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事结构,既展现了社会变革的磅礴画卷,又细腻描绘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剧情设计上,该剧分为三大板块:抗击凝冻灾害、完成城市转型升级、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三部分环环相扣,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推进剧情,既保持了严密的叙事逻辑,又融入了情感元素的缓冲,达到张弛有度的艺术效果。剧中人物塑造避免了概念化、标签化的弊端。无论是基层干部还是普通群众,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编剧采用“千人千面”的塑造手法,通过典型环境、细节刻画和语言艺术等多种方式,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沸腾的群山》成功地将贵州特有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和产业结构融入艺术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美学风格。《沸腾的群山》在创作过程中体现了显著的互构性特征,打破了创作者与接受者的传统界限。在拍摄过程中,主创团队与当地群众进行了充分交流,演员、导演、编剧、故事原型和潜在观众之间的互动成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互动性使得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了故事的共同创造者,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深度和艺术感染力。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该剧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再现,使观众能够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通过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参与到故事的生成过程中,成为意义的共同创造者。

——李晶(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

5

该剧的获奖,不仅是对作品艺术水准与传播价值的高度认可,更向国际社会展现了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与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为推动贵州文化走出去、展现贵州新风采、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编辑:谢芳

二审:田政

值班编委:张璇月

总值班:田丽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