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云天·时评】守好生态底色 激活发展动能 以绿色实践书写铜仁高质量发展答卷——二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
“十四五”以来,铜仁始终牢记殷切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四化”发展生态经济,奋力争创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回顾“十四五”,展望“十五五”。
在生态工业领域,要坚持把新型功能材料首位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政策与资源优势,依托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38.4%的全省占比优势,推进新型功能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化发展,进一步拓展三元前驱体、高纯硫酸锰、锰酸锂、负极用石墨等产品在全球及全国市场的份额,发挥优势,抢抓机遇,锚定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主赛道,积极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时要聚焦“富矿精开”打造全国唯一世界级锰资源供应基地和金属锰国家级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将锰矿资源的勘查开发作为重中之重,围绕探矿、配矿、开矿、用矿全流程精准发力,持续形成涵盖锰矿“采、选、冶、用”全过程的产业链条。
在生态农业方面,要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和特色农业优势,全力支持农夫山泉、同德药业、佳里佳食品、贵茶集团等重点企业扩产增线、加快发展,持续推动生态食品及健康医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要重点以梵净抹茶“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产业地位为基础,加快抹茶小镇、产业园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中国抹茶之都”品牌越“抹”越亮。要加大推广“梵净山珍”区域公共品牌力度,推动生态鸡蛋、鲜食玉米等产品扩大产能,持续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在生态旅游领域,要坚持以打造世界级康养旅居目的地为引领,以建设梵净山世界级旅游景区为重点,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核心要素,深化“梵净山+”,优化环梵净山公路,推动山上、山下、山外与东线、西线、环线整体联动,将“世界旅游名山”IP与康养旅居、体育赛事深度融合,依托环梵净山为枢纽,有机串联朱砂古镇的工业记忆、中南门古城的市井烟火、石阡温泉的康养体验和其他景区景点,开发森林疗愈、民俗体验等沉浸式业态,同时积极融入“黄小西吃晚饭”大环线,联动湖南凤凰、张家界等优质资源,共同构建世界级精品旅游黄金线路,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要紧扣省委、省政府赋予铜仁贵州绿色宜居山水城市、武陵山区域中心城市、国家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世界级康养旅居目的地“两市两地”的科学定位,围绕“一主一副两组三支多点”城镇空间布局,着力强化碧江、万山中心城区,打造德江市域副中心,推进玉铜松和德思印两个城镇组群建设,加快建设主城区到各县的一小时经济圈。同时坚持聚焦老城区、商圈、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城市管理从“运动式整治”向“常态化治理”转变,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市政设施管养、市容秩序管控的数字化水平,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让城市管理更精准、更高效。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铜仁唯有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系统观念、聚焦实干实效,方能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铜仁经验”。(申逸恺)
编 辑:郭青山
二 审:向丽华
三 审:胡丽平
总值班:王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