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滴油到一条链 玉屏油茶产业带动7.8万农民人均增收千元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县动态 玉屏县

从一滴油到一条链 玉屏油茶产业带动7.8万农民人均增收千元

2025-11-26 15:25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11月23日清晨,满载油茶果的货车穿过湘黔交界山间的产业路,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黔玉油茶公司晾晒场边缘停下。

车斗里青褐色的果实还沾着露水,像无数颗裹着粗粝外衣的野栗子,空气里浮动着草木与泥土混合的微涩气息。

工人用铁锹将果实倾泻而下,果壳在水泥地上碰撞出清脆的脆响,很快堆成一座小山丘。

微信图片_20251126152420_412_4

工作人员正在晒油茶果。

晾晒场中央的自动翻耙机缓缓启动,金属齿钩将油茶果均匀铺开,那些未完全开裂的果实显露出内里淡黄的种仁轮廓。

不远处传来脱壳机的试运转声,与翻耙机的嗡鸣交织,为这批即将进入加工线的油茶果奏响前奏。

“我们采取低温压榨,全程无菌操作,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油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成分,公司生产的油茶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黔玉公司技术人员王美指着自动流水线说。

透过加工车间明亮的玻璃,看到茶果经过筛选、烘干、剥壳、调质、低温冷榨、过滤、毛油暂存、脱胶碱炼、冬化过滤等20多道工序后,茶油才能打包贴商标,通过快递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微信图片_20251126152423_413_4

工人在黔玉公司分拣油茶果。

“别小看这几十道工序,里面包含多项国家专利。其中的冷榨技术可保留不饱和脂肪酸90%以上,比橄榄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还要高,且食用后不上火。”王美格外自信。

享有“中国油茶之乡”美誉的玉屏,人工栽培油茶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油茶就已成为玉屏对外贸易的重要物品之一。近年来该县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油茶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持续探索“农户+国有平台公司”利益联结模式,重拾油茶老品牌,改造老油茶林,结合退耕还林,中央财政油茶奖补等项目新造油茶林,全县油茶林面积增加到23万亩。

微信图片_20251126152425_414_4

玉屏铁柱山生态油茶基地。

山上种满“摇钱树”,油茶飘香产业兴。通过政府扶持、政策引导,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已被一片生机勃勃的油茶林所覆盖,涉及全县农业人口7.8万人,农民人均拥有油茶林2.82亩、增收超千元。

油茶精深加工是加快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依托“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项目,采用科学奖补、政策扶持、人才招引、金融支持等方式,玉屏重点引进、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提升茶油精深加工能力。

“茶油质检除了看色泽、闻气味,检验不溶性杂质、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还会对茶油主要脂肪酸的相对密度进行检测,确保出厂的茶油产品既过得了质量关,又过得了营养关。”王美介绍。

距离黔玉油茶公司生产车间不远处的油茶成品展示大厅,食用山茶油、母婴用油以及茶油护肤品、日用品等产品琳琅满目。

发展精深加工,延长油茶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是玉屏农业强县的有效抓手,该县坚持“绿色、纯净、健康”原则,不断推进“玉屏茶油”系列化妆品、保健医药和生物农用肥料等多领域研发与推广应用,油茶产品附加值得到有效提升。

从一滴油到一条链,不仅仅是油茶加工,玉屏还加快推动油茶与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油茶农庄、生态观光园、油茶公园等旅游项目,旅游综合效益持续提升。

同时按照“抓发展强品牌,用品牌促发展”工作要求,将油茶树、油茶花确定为“县树”“县花”,定期举办油茶文化节,实现了“卖好油”更要“卖好游”无缝衔接。

微信图片_20251126152429_415_4

油茶花盛开。

每年寒露过后,当地23万亩油茶花迎风摇曳,洁白的花瓣缀满枝头,与枝头沉甸甸的油茶果相映成趣,构成“花果同枝、抱子怀胎”的独特生态奇观。

“开车过来的路上,漫山的油茶花像雪花一样铺在山上,太漂亮了!” 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罗欣雨和小姐妹们沉醉在这片花海中,不停用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她们的赞叹,道出了无数游客的心声。

如今,玉屏的油茶花海已成为黔东地区知名的生态旅游名片,每到花期,蜿蜒的山路旁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车辆,游客们穿梭在花丛间,感受着自然与产业交融的独特魅力。   (作者:葛永智)

 

编辑:徐霜

二审:肖玲

值班编委:黄烨

总值班:郝从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