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精准整治残垣断壁 乡村风貌焕新颜
近年来,思南县将农村残垣断壁清理整治作为提升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通过高位统筹、分类施策、严格资金管理和建立常态管护机制,有效清除了乡村“颜值短板”和安全“梗阻点”,让乡村旧貌换新颜。
为高效推进整治工作,思南县构建了“县级统筹抓总、部门协同联动、乡镇(街道)主导实施、村级具体落实”的四级责任体系,并制定了详尽的专项行动和资金使用方案。通过“拉网式”排查和“实地丈量、权属确认、安全评估、群众签字”四步工作法,全面精准掌握了全县3000余处、约28万平方米残垣断壁的底数,建立了分类台账和清理计划。同时,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政策,严格执行“三公示”制度,资金使用明细、任务推进进度、验收结果在乡村两级醒目位置全程公示,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彻底打消“怕吃亏、有顾虑”的思想,有效激发了群众的支持与参与热情。
在整治过程中,思南县坚持精准分类,采取“拆除一批、修缮一批、挂牌标识一批”的分类处置方式。创新推行“统一组织+农户自拆”的双向实施模式,既通过“以工代赈”促进就业,也鼓励农户自拆自改并直接兑付补助,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此外,明确了细致的补助标准和质量规范,确保整治工作有章可循、质量可控。
为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思南县严格界定省级补助资金用途,建立了“农户申请—签订协议—现场勘验—残垣断壁清理—乡镇验收——县级抽验—资金拨付—资料归档”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并将“验收合格率、群众满意率、资金执行率”纳入核心绩效评价指标,资金拨付进度与任务完成度直接挂钩,确保了资金用在“刀刃上”。
为巩固整治成果,思南县着力推动常态长效。通过成立“两清两改两治理”业务指导组加强源头管控和动态监测,将整治任务纳入驻村帮扶和网格化管理实现日常巡查,并将相关要求融入村规民约,运用“积分超市”、“红榜”等平台进行激励引导,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治理格局。
截至目前,思南县累计摸排残垣断壁3000余处,面积约28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近2000处,清理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清理任务。下一步,思南县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精准施策、常态长效原则,持续深化残垣断壁清理整治成果,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推动“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 刘雨)
编辑:陶钰
二审:周苏星
三审:谭霜
总值班:郝从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