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提升城市“颜值”擦亮城市“窗口”
初冬时节,走在铜仁街头,街道干净整洁、锦江碧水潺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令人心旷神怡。
城市环境是展示文明程度的“窗口”,环境卫生情况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今的铜仁,城市环境越来越好,市民素质越来越高,乱丢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而这些现象的背后,得益于清洁工人的辛勤付出和全市人民爱护环境卫生意识的提高。
下午四点,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做保洁工作的杨阿姨正拿着扫把和垃圾铲来回穿梭在古城小道、商户门前、路缘石边,清扫着烟头、纸屑、瓜果皮核等垃圾。
“以前垃圾比较多难打扫,现在大家的素质都越来越高了,垃圾越来越少,极大的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现在我们偶尔还能坐下来休息会儿。”对于近年来城市环境卫生的变化,从事道路清洁工作两年的秦阿姨深有体会。“我们这里的环境卫生越来越好,很多来古城游玩的外地游客都夸我们城市环境好。”
环境卫生的改变,除了清洁工作人员深有体会,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也有着极大的发言权。“在几年前马路上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现在已经看不见了,秋风吹下的落叶也有人及时清理了。城市变得干净,这些都离不开穿梭于道路、人海中的那些人。他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城市美容师。”在市民曾奶奶眼中,如今的铜仁城区环境相比较几年前的城区环境,有了质的变化。
当前,我市正全力以赴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同时,我市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和市容环境大整治工作,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全力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按照“人扫、机扫、洒水、冲洗、巡检”五位一体清扫保洁模式,合理安排时间节点,避开交通高峰拥堵时段,加大城市主次干道普扫和全天侯保洁频次,结合道路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采取高压冲洗在前、多功能洗扫在后的清扫保洁作业方式,对道路进行“冲、洗、扫、洒”作业,全面达到车过地净、路见底色、深度保洁的效果,不断提升道路洁净度。
同时,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加强对铜仁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督促指导力度,加快推进我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六进”活动,切实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石珍英 万文稀)
编 辑:曾丽华
二 审:陈 娟
三 审:肖 霞
总值班:勾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