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坪镇:“傩乡土面条”的老味道与新工艺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德江县

稳坪镇:“傩乡土面条”的老味道与新工艺

2024-01-14 12:43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从“名不见经传”到如今俘获无数“粉丝”的心,拥有近100年历史传承的稳坪土面条,在用传统手艺留住“老味道”的同时,顺应时代,结合当前的采面烘干技术,推行全自动、半自动的加工生产,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加工工艺。

隆冬时节,笔者来到德江县稳坪镇铁坑村集体经济合作联社,穿戴好干净的白大褂、网帽、鞋套以及口罩,再经过除尘消毒后,走进该企业的半自动面条生产线,一睹稳坪土面条的生产过程。

伴随着机器轰鸣,链条徐徐转动,一挂挂柔韧的面条从面条机里“吐”了出来,工人们正有序地将切割好的面条轻放在竹竿上,然后运往烘干室及时进行烘干,悬垂的面条散发出阵阵麦香。

“我们这个车间主要生产土面条。”铁坑村集体经济合作联社负责人张秀峰说,“土面条是我们加工厂最为经典的,虽说原料上与麦面差不多,但我们按照‘秘方’配比拌匀后,生产出来的面条在口感上就会不一样。”

小麦、面粉、食用碱等原料经过严格检料、筛选,再进行清洗、去湿、去壳等工序后加工成面条,然后将刚生产出来的面条运至烘干车间烘干。

工人熊会娥笑着告诉笔者,“面条烘干是特别讲究的,我们要在不同的时间里采用不同的风档,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我们发现生产出的面条在我们传统工艺中,烘干时间根据面条干湿度控制在12至15小时,这样效果最好。”

发水、磨面、制磨面粉……这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大多需要依靠人工操作完成。“虽然只是一打简单的面条,但是要把它做好、做精,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张秀峰说,“我们之所以一直采用传统工艺,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的采面烘干技术进行改良和优化,目的就是想让大家能一直吃到老一辈制作出的纯正‘老味道’,还有就是提高生产效率。”

新工艺,赋予了新时代的稳坪土面条以更丰富的内涵。辗转进入二楼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笔者看见,压缩好的麦(荞)面粉正通过传送带进行切割,进入烘干环节,然后到达包装机进行内外包装,整个过程都由生产线自动完成。

目前,该厂整条生产线日均可生产面条1万公斤,较好地满足了当前的市场需求,而新技术的创新让产出的面条既保留了传统优良风味,又严格把控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在2018年前,稳坪镇的面条企业还是一个个家庭式手工小作坊。稳坪土面条因传统的手工制作一直在当地有所名气,集镇上到处都是卖面条的小作坊,如何将面条厂办得更好,从中脱颖而出?

当时,张秀峰只是在德江县城内开一个小作坊,其业务基本在城内,销路窄、销量低,这让他倍感迷茫。支撑他做好面条的底气,是稳坪镇铁坑社区在2019年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联社,让他从县城的小作坊办成了镇里的规范食品面条生产企业,创立了区别于“稳坪土面条”的“稳坪傩乡土面条”品牌,除了生产土面条外,也开始生产麦面、荞面以及根据客户要求来生产的面条,自此面条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每个月的面条销售量在6万斤左右,大部分是通过线下渠道销售,主要销售到贵阳、广东、江苏以及铜仁本地市场。”能有这样好的市场效应,张秀峰总结出,得益于党的好政策,给中小企业生存提供了丰厚的“沃土”;得益于德江县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为广大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得益于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走传统加创新的路子,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好产业带来好效应,新老顾客对我们的产品认可度很高。”这让张秀峰看到了稳坪土面条的发展前景,现在又有了新的打算。

“我们会坚持不懈地把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工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把好面条质量关,留住‘老味道’。”张秀峰说,接下来还会利用互联网短视频,把稳坪傩乡土面条更好地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吃到绿色健康的稳坪傩乡土面条。(何佳有 王显 周济)

 

编   辑:张丹妮

二   审:吴   靖

三   审:陈   曦

总值班:郝从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