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持续发力激活强村富民“一盘棋”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德江县

德江持续发力激活强村富民“一盘棋”

2024-02-01 12:20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trwz001@126.com  

近年来,德江县以“强村富民”为抓手,紧紧围绕“两强两富”目标,用心用情在组织建设、资产盘活、产业谋划等方面持续发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纵深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强化队伍培育,激活发展动能

勤练内功强本领。制定印发《2023年全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大比武”活动方案》,按照乡级初赛、片区复赛、县级决赛的层层递进模式,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队长)、外出跟岗学习党组织书记以“实地观摩+擂台展示”的方式“晒”成绩、“亮”经验、“谈”收获、“练”本领,推动各村(社区)党组织查问题、找差距、谋发展、促提升。

调整增派强质效。采取乡镇实地摸排报需求、县直部门发函提人选、县级综合研判定搭配的方式,在5月份选派561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基础上,轮换驻村第一书记8名,增派县直驻村工作队员148名,同步调减146名乡镇选派驻村工作队员,优化调整乡镇(街道)选派驻村工作队员63名。围绕“一宣六帮”、驻村工作“八法”等内容,组织调整增派驻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23场次,切实提升驻村干部帮助建强基层党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农增收能力。

储备人才强队伍。大力实施村干部“源头培养”工程,制定印发《德江县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培养工作方案》,聚焦“优选、精培、严管、活用”四个方面,采取把牢“三个关口”、实行“三项培育”、建立“三大机制”、坚持“三个优先”闭环管理培育12条措施,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着力破解村级后备力量匮乏难题,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已择优将728名青年党员群众纳入后备力量管理库进行培养使用。

强化资源盘活,推进村强民富

组建专班聚合力。组建以分管副县长为召集人,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等17家单位及各乡镇(街道)为成员的低效闲置资产盘活工作专班,抽调4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建立交流学习、定期调度、定期通报机制,构建县乡村纵向联动、部门之间横向协作的责任体系,制定低效闲置资产盘活工作流程图,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会、调度会、推进会9次。

深入排查明底数。按照“全覆盖、零遗漏、无死角”的目标,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的扶贫项目(乡村振兴项目)资产为基础,采取“自下而上反馈,自上而下核查”的摸排方式,以资金投入使用为主线,县乡村三级联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使用的各级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帮扶资金等投入形成的农村项目资产开展全面摸排,建立县级农村项目资产总台账及闲置低效项目资产分台账。截至目前,共摸排建立农村项目资产台账项目数6633个,涉及资产原值133.81亿元,其中公益类项目2627个、资产原值102.33亿元,到户类项目3298个、资产原值14.08亿元,经营类项目708个、资产原值17.39亿元。

分类盘活促发展。按照“边排边盘,一体推进”方式,针对摸排出的16个闲置低效项目,根据资金来源部门和项目落地乡镇,上下结合制定低效闲置盘活工作方案,运用“九个一批”工作路径进行分类盘活利用,充分发挥“强村富民”公司的统筹作用,扎实开展盘活利用。目前,10个闲置低效项目已进行盘活,1个项目实行处置核销程序,5个项目已制定盘活具体方案,盘活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进。

强化统筹谋划,凝聚发展合力

强化日常调度。采取“每日一调度、三日一报告”的方式,督促指导财政、发改、人社、住建、交通、水务、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按照时间节点落实惠民惠农政策,切实增加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截至目前,50项惠民惠农政策发放率达100%,各类项目入股分红922.21万元,财产净收入在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达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余元。

强化项目谋划。加强横向沟通与纵向联络,深入开展涉农项目整合提升行动,组织各乡镇(街道)按照“乡镇申报、部门评估、县级审核”的程序进行编制项目方案,县工作专班根据各乡镇(街道)申报情况,组织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发改等相关部门进行评审,确保项目申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截至目前,各相关部门向上申报2024年项目30个,涉及资金3800万元。

强化示范培育。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工作思路,结合“强村富民”三年行动、“百村示范、千村达标”示范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创建,提前谋划全年“百千工程”“强村富民”工坊示范创建工作计划,深入挖掘提炼经验做法,并采取强村带弱村、弱村抱团发展的方式,共享发展成功经验,促进全县整体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培育示范村31个。(简小权)

 

编   辑:张丹妮

二   审:龙   蓉

三   审:张璇月

总值班:郝从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