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富民|德江县复兴镇变废为宝一举多得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德江县

强村富民|德江县复兴镇变废为宝一举多得

2024-06-03 14:52 来源:天眼新闻客户端
投稿:trwz001@126.com  

“过去家家户户堆积如山,不知如何处理的牛粪,如今却成了养蚯蚓的‘饲料’。”近日,在德江县复兴镇明溪村蚯蚓饲养田里,几名工人正挥动铁铲往机器里铲牛粪。

随着牛粪在电动分离筛里不停翻滚,一条条肉色蚯蚓很快被分离出来,随后装车送往遵义市场。“这些黑色的土壤就是蚯蚓吃牛粪产生的粪便。”基地负责人周兵说,这将作为有机肥销往周边农场。

肉牛、蚯蚓、肥料……紧密串在一条链上,既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又产生经济效益。

“牛粪发酵喂蚯蚓,蚯蚓粪便做肥料,商品蚯蚓供市场。”养了6年蚯蚓的周兵说道,这个经济和环保效益双收的循环模式。

1

5月24日,在德江县复兴镇明溪村蚯蚓饲养田里,工人正忙着用电动分离筛收蚯蚓。冯胜彦 摄

德江县是全省有名的养牛大县,复兴镇是黔东北有名的养牛大镇。“全镇有1000余户养牛主体,肉牛存栏量达5000余头,每年产生牛粪约3.65万吨。”复兴镇畜牧站站长廖志江介绍,以前养牛产生的粪污只能背到地里,让其慢慢分解到土壤中,山上的牛粪堆随处可见。

2023年,复兴镇党委、政府经过市场考察分析后,决定立足牛粪量大的资源优势,引进遵义皓兵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落户明溪村收牛粪养蚯蚓。

“这边交通便利,而且就地取材也很方便。”周兵介绍道,除了明溪村,他们还在邻近的贾村新增了2个养殖场,总面积达90多亩,目前已收购9000多吨牛粪,支付费用近80万元。

2

5月24日,在德江县复兴镇明溪村蚯蚓饲养田里,工人正忙着用电动分离筛收蚯蚓。冯胜彦 摄

蚯蚓的养殖周期为半年,目前三个基地已全面进入收获期。“每天至少收400斤,这批蚯蚓的产值预计可达200多万元。”周兵说,目前市场供不应求。

不仅如此,蚯蚓的排泄物本身也是一种有机肥料,可以卖给果园、茶园和烤烟种植户。周兵算了一笔账,牛粪的有机肥转化率为40%,每吨可以卖到近400元,这也将会是一份很可观的收入。

两年来,周兵这套“牛粪—蚯蚓—有机肥”的循环农业模式,解决了复兴镇不少肉牛养殖大户的难题,产业带动了更多农村人增收。“在这里务工100元一天,一年可以挣两万多元。”50多岁的当地村民黄志凤说。

近年来,复兴镇采用厌氧发酵、好氧发酵、污水处理等多种技术,确保畜禽粪污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充分将其转化为有机肥高效利用,有效解决了生态与发展的问题。

“全面加强技术创新,大力推行绿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复兴镇党委书记龚志龙表示,该镇将持续发挥蚯蚓养殖场对畜禽粪污再利用的优势,促进生态和经济效益双收。(田勇)

 

编      辑:谢  芳

二      审:杨映华

值班编委:肖  霞

总  值  班:勾文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