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一田皆风景!他们用200吨有机肥给土地做“SPA”
春风拂绿野,沃土绽金黄。当四月的风掠过武陵山麓,德江县荆角乡角口村的500亩坝区正翻滚着鎏金浪涛。昔日的黄土地,在“山水”项目的生态画笔下,化作连片润泽良田。而今,油菜花海与青瓦白墙的土家村寨相映成趣,谱写着“旱改水”工程的春日诗篇。
三年前,这片土地还困在发展经济作物近乎闲置的桎梏中。2023年“山水”项目犹如一场及时雨,拉开了“旱改水”工程的大幕。“以前搞种植留下些水泥柱架和铁丝网线,弄得土地板结,灌溉种植都成了困难。多亏政府来实施了项目,这片好田好土才没有荒废。”谈起“旱改水”带来的变化,当地村民感慨万千。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德江县自然资源局组织专业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详细的土地勘察与规划。新建3公里生态灌溉渠,让山泉浸润每寸土地;开展土地平整工作,重塑肌理,实现“小合大”使土地适宜规模作业;改良土壤结构,实施有机肥200余吨唤醒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随着改造工程的完成,规模化种植的优质油菜种子播撒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冬日里,嫩绿的油菜苗破土而出。进入春季,气温回升,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竞相绽放。百亩花海,一片金黄,微风拂过,涌起层层花浪。
“这里真漂亮,就像上了一堂美术鉴赏课!”——来此踏青的学生张佳丽和同学们尽情感受着春日的美好。
当无人机掠过海拔600米的成片梯田,生态蝶变正催生多元价值:区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泥沙流失逐年下降;黄金花海吸引游客800人次;全年带动周边务工2000余人次,年产近8万斤的油菜籽、30万斤的水稻,预计实现综合收入70万余元。
当最后一瓣菜花飘落,这片神奇的土地并未就此停歇,而是将继续书写新的传奇。6月,水稻种植将有序开展,实现稻田艺术生机绿浪。以“一地两种”的多元化农业产业项目,实现产业效益双提升,将“旱改水”成果持续放大,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四季轮转间,德江县以生态之笔,绘就永不落幕的乡村壮美画卷。
编辑:罗思
二审:申逸恺
三审:黄烨
总值班:王能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