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海洋” 变“油” 粮宝库,机械化收割绘出乡村新图景
近日,走进德江县荆角乡角口坝区,昔日金色的花海变成了丰收画卷。一串串饱满的菜籽压在枝头,带来沉甸甸的喜悦。农机手谢建明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株株油菜被迅速卷入收割台,切割、脱粒、分离等工序一气呵成,一颗颗饱满的油菜籽被精准地装入一旁等候的农用车中,随后立即运往当地烘干厂进行烘干处理。
去年秋冬季,荆角乡结合实际情况,在全乡各村(社区)以“稻油轮作”的形式,共发展了2300多亩油菜,在提高土地利用价值,促进群众增收的同时,也保障了粮油安全。
同样,随着气温持续回升,在堰塘乡井头坝坝区,曾经金黄灿烂的油菜花已褪去盛装,取而代之的是挂满枝头、颗粒饱满的油菜荚。农机手正抢抓晴好天气开展收割作业,田间地头机器轰鸣,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的油菜长得好,按照300斤/亩,总产量能达9万斤。”堰塘乡井头坝油菜基地负责人自信满满地介绍道,基地的油菜品质好,早在年初就和几家榨油厂谈好合作,收割后直接上门收购,即使按照3.3元/斤,今年的总产值能达到30万元左右。
在复兴镇客店社区,金黄的菜籽颗颗饱满,沉甸甸地挂满枝头。伴随着收割机的隆隆轰鸣,一株株成熟的油菜被整齐切割、脱粒分离,金黄的菜籽被迅速收进储仓箱中。
“我们今年的1000亩油菜已开割,预计本周内完成收割。”客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明锋高兴地说道。
“稻油”轮作,“一地多用”促增收。近年来,德江县积极推广“稻油轮作”等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实现一地多用,并在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通过选用优质品种,强化病虫害管理,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等方式,确保粮油安全,农民持续增收。
“目前已完成50%的收割任务。”德江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田景勇介绍,今年德江县油菜种植面积达到8万余亩,预计到6月初就能全面完成收割工作。主要采用机械化收割,机收效率高达80%。不仅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还实现了节本增效。
接下来,县农业农村局会继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调配好农机设备,组织好农机手,帮助农户顺利完成剩下的收割任务,确保油菜籽颗粒归仓。
编辑:徐霜
二审:申逸恺
值班编委:谭霜
总值班:勾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