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梨”火了,年卖120万!
连日来,德江县高山镇方家社区百亩蜜梨园迎来丰收,果实饱满、香气四溢。近年来,高山镇依托山地资源优势,推动蜜梨产业从单一鲜果销售向精深加工、农旅融合等多元业态拓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在方家社区蜜梨种植基地,金黄的蜜梨挂满枝头,果农们正有序开展采摘、分拣及装箱作业。为拓宽销售渠道,高山镇构建了“线上+线下”立体化销售网络。线下依托传统批发市场覆盖周边区域;线上则借助直播带货与短视频推广,实现产地直发,缩短从枝头到餐桌的距离,有效提升产销效率。
高山镇还充分利用毗邻五彩洋山河国家AAAA级景区的区位优势,推动蜜梨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观景+采摘”一体化体验项目。国庆期间,方家社区的梨园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既丰富了旅游内容,也带动了农特产品现场销售,实现“一片梨园带活一方旅游”。游客钱素娟表示:“这里的蜜梨口感鲜美、水分足,采摘体验也非常惬意。”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高山镇积极发展蜜梨深加工,推出以本地蜜梨为原料的梨膏等产品。此举不仅延长了产业链,也使蜜梨从季节性水果转化为全年可售的商品,显著提高了产业效益。据基地负责人张德英介绍,品相优良的蜜梨用于鲜果销售,其余则加工制成梨膏,既减少损耗,也增加了农户收入。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在蜜梨产业起步阶段,高山镇政府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积极协调土地流转,化解土地纠纷,推动零散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为规模化、标准化梨园建设奠定基础。高山镇蜜梨产业负责人胡旭东表示,当地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径,统一技术与生产标准,提升果品质量,并通过技术培训、市场对接与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切实保障农户收益。
据统计,目前高山镇蜜梨基地年产量达20万斤,年销售额约120万元,蜜梨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果”。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与业态持续丰富,这座“蜜梨小镇”正稳步迈向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振兴之路。
编辑:徐霜
二审:申逸恺
三审:黄烨
总值班:王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