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新居民搬出满满幸福感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大龙经开区

大龙新居民搬出满满幸福感

从老家到新家

2021-03-02 12:50 来源:铜仁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大龙开发区大德、德龙、龙江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新居民或到园区工厂、产业项目、扶贫车间就近就业,或自主创业,以奋斗姿态书写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安得下来、融得进去、和谐发展”目标。

工厂就业增自信

位于大龙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的尚丰塑业有限公司,于2019年2月19日正式签约落户,是一家主要生产吨袋、水泥袋等编织袋的企业,共解决当地及周边群众就业40多人,其中残疾人就业17人。

从德江县共和镇搬迁过来的文秋婵,是大腿截肢的人员,在尚丰塑业找到一份工作。她从初来乍到时的生疏到历经锻炼的熟练,机械设备已能很好操作,能够顺利完成一个又一个制作工序。

“之前我在鞭炮厂上班,一场意外事故夺去了我的一条腿。当时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情绪才渐渐缓和,我开始在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场跨越山水的规模搬迁,让文秋婵在新家重拾归属感,开始展望助力家庭增收的人生新阶段。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家庭条件本就不好,所以更加明白勤劳打拼的重要性。“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闲着,只有努力才能真正摘掉贫困帽,过上想要的美好生活。”文秋婵说。

“我身有残疾,做事情不太利索,找活儿做,总担心被嫌弃。”文秋婵说:“来到这里上班,这些担心完全不存在,不仅每月能够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还实现了自我价值、增强了自信,比呆在老家强多了。”

除文秋婵如愿就业外,其小儿子就在她上班企业隔壁的箱包厂做工,母子俩一起上下班,可以相互照应;爱人在附近工地上打零工,大儿子外出打工,一家四口人增收,不断改善家庭面貌。

基地就业学技术

“每月不仅能够领到2500元的工资,还能学到关于养殖方面的管理技术,可谓一举两得。”早些年一直在浙江一带务工的杨军强,从德江县桶井乡搬迁到大龙开发区龙江新区后,在九龙坝区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实现了就近就业梦。

杨军强的老家居住条件简陋,通行极不便利,就业机会更是欠缺。夫妻二人不得不带着孩子们常年在省外打拼。那个时候,累死累活不说,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里基本开销,日子过得很艰苦。

一个告知搬迁政策、确定符合搬迁条件的电话,改变了杨军强家的未来。2018年,他们家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支持下一步住上了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则需再接再厉。

安家后,杨军强同往年一样选择外出,其爱人就近务工、孩子就近上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改善。去年开春,由于疫情影响暂困家中,一心想着挣钱的杨军强,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九龙坝区。

“项目进场施工,我就来了,亲眼见证项目推进建设到投用的全过程,很有成就感。”当前九龙坝区基地完成花生种植200亩、茭白种植300亩、小龙虾养殖160亩,杨军强成为小龙虾养殖基地的管理人员之一,主要负责小龙虾、黄颡鱼的管护工作,及其他交办的事情。“项目发展见效益后,我也能拿到部分红利,挺好的!”

车间就业顾家庭

大龙开发区已累计开办扶贫车间6个,涉及打火机组装、藤椅加工、服装生产等方面,解决搬迁群众及当地群众就业430多人。家住龙江新区的凌燕霞就是其中一员。

从德江县稳坪镇搬迁到大龙的凌燕霞,因要照顾一家老小,没法进厂务工,便在新区开设的芳蓉服饰就业扶贫车间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就业”。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让她顾家挣钱两不误。

“这个扶贫车间,是去年10月份开设的,得知有招工需求,我立马就报名参加了前期的缝纫技能培训。”短短七天时间,凌燕霞收获满满,掌握了技能,开启了增收路。“我爱人长期在工地上干苦力活儿,加之年龄不断增加,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趁着他养身体的空闲时间,我得赶紧融入进来,帮着分担点、减轻压力。”

谈及作出的搬迁决定,凌燕霞一直把孩子作为主要考量因素。她说新区有学校、有医院、有车间,有利条件多,孩子们来到这边读书方便,成长空间大,未来更可期。

以前在老家,凌燕霞主要负责一家老小的生活,偶有空闲时间找点零工做,根本挣不了几个钱,家里生活开支全依靠丈夫支撑,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现在,就业就在家门口,我们的生活是越过越幸福了。”看到新区不断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凌燕霞说不出的高兴。

走出大山天地宽,易地搬迁谱新篇。从老家到新家,新居民搬出幸福感。一个个生动幸福的故事,在大龙开发区各安置新区轮番上演。下步,大龙开发区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将继续纵深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积极搭好“五桥”建好“五家”,整合力量推动联合服务品牌向基层延伸,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助力搬迁群众持续“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姚婷

责任编辑:杨志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