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五地】创新土壤生态治理 “铜仁模式”拿出实招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一区五地】创新土壤生态治理 “铜仁模式”拿出实招

2021-04-14 09:57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土壤环境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水缸子”。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消费需求升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对土壤环境安全问题也越发关注。

自铜仁市2016年5月获批全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以来,中央、省、市高度重视,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全面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重要基础不断夯实,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汞污染土壤“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扶贫”的“铜仁新模式”。

万山汞矿的“三源”绿色转型升级模式

随着万山区汞资源的枯竭,我市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推进万山汞矿绿色转型。

断源。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以“取缔关闭一批、暂缓停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限期整改一批”为抓手,全力做好涉汞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严禁开发汞矿,凡涉汞企业落户必须报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有效切断了新增汞污染源头。

清源。以推进铜仁市涉汞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理念,通过环保倒逼涉汞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万山新建了全国唯一获批的“全国汞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所有涉汞行业全部“退城入园”,持续推进在产涉汞企业含汞尾气净化系统升级改造,各涉汞企业全部配套建设了烟气汞在线连续监测系统,经自动监测数据显示,企业废气汞排放已基本实现稳定达标。

开源。充分利用万山汞矿遗址保留的大量自古以来开凿的洞口、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等,生产遗存的长达970多公里的采矿坑道进行开发,实现“变废为宝”,打造朱砂古镇,由“卖资源”向“卖风景”转变。

“大生态+大旅游”有机融合模式

碧江区瓦屋乡位于万山汞矿下游,该乡司前村司前大坝是铜仁市两城区范围内唯一的5000亩大坝,是重要的粮油基地。因历史受汞污染河水洪水漫灌影响,该区域土壤存有受汞污染的风险,特别是对汞富集较为敏感的水稻,存在汞超标风险。

我市及时调整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思路,紧扣当地初显萌芽的“大生态+大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调减水稻种植数量,改种油菜并创建油菜花旅游节,采用以农艺调控技术为主、钝化技术为辅的技术路径,在水稻和油菜轮作种植方式的基础上,筛选出了一批低汞富集的水稻品种和油菜品种,根据监测结果,司前大坝所种植的油菜菜油中总汞含量实现了全部达到规定标准限制,所种植的水稻总汞含量也完全达到项目试验预期目标,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

我市调整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其示范成果助力铜仁市48.1万亩受污染安全利用类耕地的保护,也为全市汞污染农田安全生产提供品种资源和技术储备。同时,经筛选得出的油菜品种,还兼具种植花期长、品质好的特点,不但未降低农作物亩产量,还进一步强化了司前大坝油菜花旅游节的整体效果,增强了当地政府、当地农民持续利用土地发展种植业、旅游业的底气和信心。

“大生态+大扶贫”的治理修复模式

万山区敖寨乡、下溪乡位于万山汞矿下游,沿下溪河狭长分布,是铜仁境内高汞污染土壤最为集中的区域,水稻种植存在严重汞超标风险。

我市通过改变种植结构,鼓励农户改变原有的传统种植模式,结合实际探索出“农艺调控为主——其他技术为辅”的“1+X”技术路线,大力提倡发展不易吸收汞的作物,将万山区敖寨乡敖寨河沿岸受汞污染的农田作为农艺调整建设食用菌基地,全面推行水田改旱田工作,重点发展黑木耳、香菇、平菇等非接土食用菌产业,创造性提出“622”(即将纯利润的60%用于贫困户,20%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20%用于合作社管理人员奖励)产业扶贫模式,直接带动精准扶贫户260户782人受益,辐射带动了敖寨乡1000多贫困群众致富,确保产业发展持续稳定。

目前,全市在各区县广泛推进推广食用菌产业,2020年,我市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7.57亿棒(万亩),产量达34.5万吨以上。(郁广 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谭齐源)

责任编辑:杨志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