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山水铜仁幸福美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新型城镇化】山水铜仁幸福美

—— 铜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2021-08-19 11:02 来源:铜仁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锦江河畔步道蜿蜒,大街小巷整洁有序…

铜仁主城区从“落魄”旧貌到“颜值”与“气质”双提升,让群众的生活幸福感跃然眼前。

近年来,我市深入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紧扣“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内陆开放要地、文化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风清气正净地”的“一区五地”奋斗目标,坚持把城镇化带动作为全市发展的主战略之一,奋力推动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 优化空间布局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强化规划引领,切实增强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是关键一环。

一直以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坚持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撑、项目落实等方面全面发力,坚定不移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动全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这过程中,铜仁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决定》《铜仁市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铜仁主城区城市功能提升三年攻坚实施意见》等,奋力推动“武陵区域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撤地设市十年,铜仁城镇建成区面积从2011年的105平方公里提高到现在的157.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87.5万人增加到187.07万人,城镇基础设施投资从70亿元提升到489亿元,城镇化率从32%提高到49.34%。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2011年的25平方公里提高到现在的49.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14.6万人增加到58.8万人。城镇体量、人口规模、建设投资、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如今,纵观全市,碧江、万山与铜仁高新区、大龙开发区“握指成拳、联动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主城区首位度得到有效提升;江口撤县设区、德江撤县建市进程不断加快,思南、德江、印江城市组团融合发展有序推进,石阡积极打造“温泉+”全域旅游强县,沿河加快打造西部最美江城,铜仁新型城镇建设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融入新发展格局,铜仁将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科学编制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凸显主城区首位度,科学布局铜仁主城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新型城镇体系,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大提升。

,铜仁翻开了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新篇章。

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心为民谋幸福 构筑宜居家园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因人而兴,人因城而乐。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铜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对城市生活的憧憬与期盼,以人为本描绘城镇新画卷,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幸福家园。

厚植为民理念,铜仁把“武陵之都·仁义之城”作为城市的发展定位,把“厚德铸铜·仁义致远”作为城市的核心精神,把“建一座让人民享有美好幸福生活的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奋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为群众构筑宜居家园,铜仁不断加强对城市道路、绿地、水体、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基础设施的保护和管理,坚持“城市建设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融入城市”的思路,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进一步彰显铜仁山水环境特征,塑造地方建筑特色,走出了一条“山为景、桥隧连、组团式、集约化”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让群众在这里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与此同时,全市重点实施城镇路网优化提升、城镇供水安全保障、城镇供电供气供热、城镇住房保障、智慧黔城建设、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城镇生态环境提升、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镇安全保障等“十大工程”;贯彻执行“土十条”“水十条”“大气十条”“河长制”,奋力守住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全面提升城镇化品质,奋力撑起群众生活幸福感。

全面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断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镇品质。明确的前行路径,让铜仁的城市规模不断壮大、城镇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化质量明显提升、城镇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近年来,全市新(改)建生态公厕14.1万余座,建成木杉河湿地公园、仁山公园,提质升级河滨公园、锦江河两岸健身步道和文笔峰、架梁山山体公园,实现市民出门不超过500米,就有公园、广场、绿地等活动场所及超市、停车场、生态公厕等服务设施。

,铜仁已逐步成为群众满意的宜居乐土。

一心为民谋幸福

一条“产城融合”路 激活发展动力源

产业是助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产业是强市之基,产业强则铜仁强。

近年来,铜仁坚持“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坚持把产业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立足黔东工业聚集区、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三大区块”,结合各自资源禀赋和所处区域位置,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集群集聚的发展格局,实现以产聚人、聚物、聚财。

在这过程中,铜仁坚持不单一依靠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动力源泉,注重在产业发展上突出资源特色,因地制宜促进产业生态转型升级,积极培育驱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如今,以主城区为核心、玉铜松沿边城市带为轴带的黔东工业聚集区,围绕打造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的定位,逐步成为我市以锰系新材料为重点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充分利用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成为集旅游经济、城市经济、文化经济等为一体的多元融合发展示范区;依托乌江航道发展的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错位发展石材、新型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产业,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铜仁撤地设市、从地区时代迈向城市时代10周年,推动新型城镇化具有特殊重要意义。铜仁将紧扣“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围绕“四新”抓“四化”,坚定不移实施“五大工程”,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严格遵循经济、自然、社会三大规律,着力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不断完善园区、城区、景区三大形态,用好用活山水、田园、乡村三大资源,统筹衔接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按照做强中心、带动周边、辐射乡村的路径,推动全市城镇化建设阔步向前。

,为铜仁城镇化建设积蓄磅礴动力。

撤地设市十年来,铜仁城镇化建设蹄疾步稳,一座让人民享有美好幸福生活的城市正逐步显现。

责任编辑:金彦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